返回
顶部
首页 > 江苏 > 正文
快快评|重庆燃气有错不改,底气何来?



重庆市市场监督管理局2月14日发布《重庆燃气集团燃气收费问题调查情况通报》。2025年1月以来,有市民陆续反映重庆燃气集团燃气收费异常。经查,2024年4月查处重庆燃气集团多计多收燃气费问题以来,该企业未深刻汲取教训,落实整改责任不到位,整改工作流于形式、推进不力。市场监管部门拟依法对其违法行为给予从重处罚,责令重庆燃气集团立即整改,拟处罚金共计810万元。

这是自2024年重庆燃气计费灰幕被揭开以来,相关企业再次被处理。

去年的报道提及,有市民家的天然气表更换后天然气用量大增导致费用翻倍,有市民表示家里的燃气费用增加了5倍多。

去年的事件发生后,重庆市给出了严明的态度:针对违法违规问题线索立案调查14件,对经调查确认的违法违规行为和相关责任人将严肃追责问责。同时,重庆燃气集团上级机构也对时任重庆燃气集团党委书记、总经理予以免职。这样的处理不能说缺乏力度,但如今看来,并没让相关企业长记性。通报所言,“仍然存在抄表周期混乱、违规估抄、错抄、抄表力量配备不足等问题”,鲜活地展现了涉事企业的“认错但不改”的习气。

问题如此严重,整改却如此敷衍,底气何来?问题只出在企业身上吗?

问题再次曝光后,仅仅罚个几百万,意义何在?

出了事,整改是必须的,但整改之后还是老样子,那就说明整改本身出了大问题。或者说,这样的整改并没有打中问题的“七寸”,也没有使涉事企业吸取教训。

一个企业,无视法律法规,无视群众合法利益,肆意多收燃气费,是偶然的吗?如果不是偶然,那么,真正的问题到底出在哪里?

一次犯错,或许情有可原。一再犯错,是什么性质?对这样的企业,究竟该如何处置?

法律法规面前、公共利益面前,岂能有特殊角色?

对此,不仅重庆市需要深思,重庆燃气的上级机构也需要深思——查处的力度够不够?核心的问题到底查出多少?问责落实得如何?

而这样的深思,显然要结合这种反思——针对涉事企业的管理模式、监管模式,是不是得加以改进了?

现代快报/现代+首席评论员戴之深




热点
版权所有 江苏现代快报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20 xdkb.net corperation. 苏ICP备10080896号-6 广告热线:96060 本网法律顾问:江苏曹骏律师事务所曹骏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