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子……”1月22日农历腊月二十三是北方小年,腊月二十四则是南方小年,还有不到一周就是除夕夜。秦淮灯会上灯彩绽放,年货市场中人潮涌动,候车大厅挤满了回家的游子……“世界非遗”版春节来了!
“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申遗文本中写道:“从腊月二十三起,人们开始打扫房子,贴春联和年画,储备粮食并准备食物。”小年的“味道”是甜丝丝的,一盘盘糖果、各色点心摆出来,空气中仿佛都弥漫着年的喜悦。这些甜蜜,正是给小年最重要的年俗——送灶准备的。
△市民采购新年糖
送灶的“灶”,指的是灶王爷,又叫“灶神”“灶君”,他在中国古代神话中是司饮食之神,同时还是掌管一户福运的家神。传说,小年当天灶王爷要上天向玉帝“述职”,汇报这家人一年的好事坏事。玉帝据此决定新的一年对这家人是降灾还是赐福。怎么让灶神为自家说好话?人们想了个办法,祭灶时不仅摆上酒食瓜果,更重要的是准备许多糖,期待灶神吃过甜食能“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
△南京夫子庙花灯
其实,小年的日期还不止腊月二十三、二十四。以前人们有“官三、民四、水五”的说法,就是官方在腊月二十三过小年,民间在腊月二十四过小年,水上讨生活的渔家则在腊月二十五过小年。此外,各地还有把腊月二十九、除夕夜、正月十五叫小年的。
△夫子庙花灯
哪个小年历史最悠久?按照南宋苏州诗人范成大的说法,是腊月二十四。他的《祭灶词》中就写道:“古传腊月二十四,灶君朝天欲言事。云车风马小留连,家有杯盘丰典祀。猪头烂热双鱼鲜,豆沙甘松粉饵圆。男儿酌献女儿避,酹酒烧钱灶君喜。婢子斗争君莫闻,猫犬触秽君莫嗔。送君醉饱登天门,杓长杓短勿复云,乞取利市归来分。”
除了范成大,宋代还有不少文人墨客也写下了与小年、祭灶有关的诗词。陆游的《祭灶与邻曲散福》中写:“已幸悬车示子孙,正须祭灶请比邻。岁时风俗相传久,宾主欢娱一笑新。”文天祥在《小年》中说:“燕朔逢穷腊,江南拜小年。”陈藻的《平江腊月廿五夜作》有“昨日宰猪家祭灶,今宵洗豆俗为糜”。
从800多年前范成大的“豆沙甘松粉饵圆”,到今天琳琅满目的各色糖果点心,同样的甜味依然在中国人的舌尖流淌,同样的年俗依然在传承。
现代快报/现代+记者 张文颖/文 赵杰 李楠/摄 蔡梦莹/后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