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顶部
首页 > 江苏 > 正文
江苏影人回眸|吴永刚:《神女》开启了他的导演生涯

目前正在中国电影资料馆江南分馆展出的“凝心铸魂——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江苏电影人影像回顾展”中,苏州才子吴永刚无疑是众多参观者瞩目和热议的对象。

提及吴永刚的名字,很多影迷首先想到的便是那部不朽的经典之作——《神女》。这部由吴永刚亲自编导,并力邀当时风靡影坛的阮玲玉担纲主演的作品,可以说是中国无声电影时代的一部巅峰之作,同时也标志着吴永刚导演生涯的一个辉煌起点。

从美工师转型为电影导演

1907年11月,吴永刚出生于江苏吴县(今苏州)的一个知识分子家庭。少年时期,吴永刚便对诗词与艺术情有独钟,广泛涉猎各类书籍,从而拓宽了视野。成年之后,他没有跟随父亲的期望步入商界,反而选择加入上海百合影业公司,成了一名美工练习生。

为了进一步提升技艺,他考入上海美专西洋画系,边工作边学习。此后,相继在天一影片公司和联华影业公司担任美工师。

美工师的历练为吴永刚打下了坚实的专业根基,亦是他与电影结缘的起点,更深刻地塑造了他后来独特的电影语言风格。

1934年,得益于田汉等人的鼎力相助,吴永刚编导了自己电影生涯的处女作——《神女》。

《神女》是处女作,更是成名作

一部《神女》,不仅标志着吴永刚电影生涯的起点,也成了他的成名作和代表作。

《神女》由阮玲玉、黎铿等演员担纲主演,尽管它是一部默片,但其细腻的镜头语言、深邃的主题内涵以及感人至深的人物塑造,使得即便在近一个世纪的时光洗礼后,依旧能够赢得观众的青睐。

故事发生在20世纪30年代的上海,讲述了年轻寡妇阮嫂在生活的重压下,挣扎求生的艰难历程。为了儿子,她忍受着屈辱与操纵。为摆脱流氓的敲诈与欺凌,她努力寻找新的工作,试图跳出那苦难的深渊,却举步维艰。她竭力让儿子接受教育,却因流言蜚语,孩子遭受歧视,被迫失学。在她准备带着儿子远离是非,展开新生活之际,却发现流氓早已暗中盗走了她所有的积蓄。在愤怒与绝望中,她杀死了流氓,自己却也因此身陷囹圄。

电影通过讲述一位身处社会底层、饱受欺凌的女性,渴望过上平凡生活、培养子女成才,却挣扎在生存边缘的悲壮历程,对社会的偏见、道德的沦丧以及阴暗压迫进行了深刻揭露与控诉。

除了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电影语言的革新,以及画面构图与镜头运用的精妙设计,同样令人瞩目。影片巧妙地采用了当时尚不常见的隐喻蒙太奇手法,其中最为人称道的莫过于那一幕著名的胯下镜头:摄影师从流氓叉立的双腿间捕捉画面,将叉立的双腿置于前景,而后景中稍低的位置则是蹲伏在地、怀抱儿子的阮嫂,她的表情中流露出愤怒与惊恐。这种构图巧妙地营造出一种压迫感,将欺凌与受辱的对比展现得淋漓尽致,产生了强烈的视觉冲击和情感震撼。

这部影片被国际影坛誉为“中国电影黄金年代的最佳默片”之一。

壮心不已,73岁执导《巴山夜雨》

《神女》一夜成名之后,吴永刚紧接着编导了《浪淘沙》《壮志凌云》等佳作,迅速跻身20世纪30年代知名导演之列。此后,他陆续编导了《离恨天》《铁窗红泪》《忠义之家》《终身大事》等影片。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他为东北电影制片厂导演了新中国成立后首部表现土地改革的影片《辽远的乡村》,而后又执导了首次使用少数民族演员和语言的影片《哈森与加米拉》。

1980年,73岁高龄的吴永刚壮心不已,与年轻导演吴贻弓联合执导了剧情电影《巴山夜雨》。

影片讲述了从重庆驶向武汉的一艘江轮之上,各色人等共处一室:历经六年囹圄之苦的诗人秋石、专案人员李彦与刘文英、卖身还债的农村姑娘杏花、痛失爱子的老大娘、青年工人宋民声、京剧演员关盛轩,以及偷溜上船的小女孩。他们各怀心事,共同在江轮上演绎着人间百态。

这部影片也被视为吴永刚回归创作原点的积极尝试,它将镜头对准了时代巨流中的寻常百姓,透过他们的回忆与过往,折射出时代的风貌与印记。

《巴山夜雨》同样被誉为影史经典,1981年荣获了首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故事片奖”。在谈及创作体会时,吴永刚表达了他多年的愿景。他说,多少年来,就想拍摄一部具有内在诗意、风格独特而又不乏现实主义深度的影片,叶楠的剧本正好提供了这样的电影文学基础。

现代快报/现代+记者 任雨风 张文颖/文 吉星/摄

(部分图片由中国电影资料馆供图)


热点
版权所有 江苏现代快报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20 xdkb.net corperation. 苏ICP备10080896号-6 广告热线:96060 本网法律顾问:江苏曹骏律师事务所曹骏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