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源:现代快报全媒体
- 编辑:张宇
- 时间:2024-07-31 14:46:11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作出系统部署,要求克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顽疾,持续为基层减负。连日来,这一精神深入大江南北,深入城乡,激励着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而奋斗的人们。
7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部署下半年经济工作,审议《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若干规定》。“整治”和“减负”成为直指人心的关键词。
为何要克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顽疾,持续为基层减负?会议指出,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是顽瘴痼疾,必须下大力气坚决纠治。基层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的“最后一公里”,不能被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束缚手脚。近年来,个别地方、个别单位作风漂浮,工作流于表面,形成种种乱象、怪象。例如上海市通报:原市道路运输管理局制定政策“一刀切”,发文给街镇摊派巡查扫码指标,搞变相排名通报。四川省通报:2023年以来,岳池县综治中心为在推广使用“随手调”App工作中出成绩,简单以行政村数量为依据,向27个乡镇(街道)下达使用“随手调”录入矛盾纠纷信息年度任务数,并对任务完成情况搞“月通报”。为完成任务指标,有的乡镇一年需录入矛盾纠纷信息700多条,部分乡镇(街道)在“月通报”压力下甚至出现编造虚假纠纷信息的情况。在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推导下,一些本该进行科学考评的事务被扭曲,一些出发点很赞的举措在实践中变形,不仅浪费了大量人力物力,还导致基层人员无所适从、苦不堪言。
问题在于,一些决策者不知基层最盼的是什么,不问“一刀切”“空对空”带来的后果是什么,而是只管眼前“热闹”、看上去很有效。这种风气具有“传染”性,必须坚决遏制。
以全面深化改革精神克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顽疾,为基层减负,成为当前重大命题。
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顽疾的形成并不在朝夕之间,而是日积月累的结果。延伸而论,这一顽疾突出反映出一些深层次矛盾、变异型问题的存在。例如,在个别地方,以“文山”治理“会海”,让基层“小马”拉上“大车”,究其根本,是治理理念跑偏、革新意识淡化所致。对此,唯有进一步推动全面深化改革,以创新、敢为、科学、严明的制度,消解问题滋生的土壤,让干事机制得以理顺,让放权赋能不受束缚。
前述地方通报的案例说明,在一些地方,数据信息管理和传播,还较为滞后。能依赖大数据的偏要迷信“随手发”,该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却执着于“下指标”。对此,必须大力引入算法技术,破解“账表陷阱”,改变一言不合就上台账、上App的做法,实现信息资源管理和传播的集约化和便捷化,真正为基层工作人员减负。
权责不清、事务含混,是让基层烦不胜烦的核心因素。唯有通过全面深化改革,亮明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保证基层权责相谐,使之更好发挥职能作用,才能激发减负效能,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注入动力。
现代快报/现代+首席评论员 戴之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