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顶部
首页 > 江苏 > 正文
龙年打卡“中国第一龙”,来南京与它拍个合影吧!


 

现代快报讯(记者 是钟寅)龙年已至,南京地质博物馆将于大年初五(2月14日)开馆迎客。该馆的镇馆之宝许氏禄丰龙,被称为“中国第一龙”,它因何得名?现代快报带你来到这里打卡,一探究竟。

在南京地质博物馆新馆,许氏禄丰龙矗立在恐龙世界“迎宾”的位置。这具化石骨架看起来并不显眼,高度两米多,相对于恐龙家族中各种“大块头”,它的身材像一只“大号袋鼠”。许氏禄丰龙的前肢短小,后肢和尾巴粗长,这种身体结构意味着它很可能具有双足站立、行走的能力。短而密集的牙齿,显示它的主食是植物。科学家勾勒出许氏禄丰龙的生存环境——大约2亿年前的湖泊沼泽地带,许氏禄丰龙仰起长长的脖子,取食各种植物的嫩叶。

云南禄丰,是许氏禄丰龙的“老家”。科学家发现不同种类、时期的恐龙在禄丰持续生存了6000万年,其中侏罗纪时期的化石最为丰富。这些研究成果的开创,得从我国古脊椎动物学的奠基人杨钟健先生说起。

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后,日本人以家人性命要挟杨钟健赴日“讲学”,他断然拒绝。据他的儿子杨新孝在《回忆父亲二三事》一文中记载,“一个凌晨,我在睡眠中突醒。只见父亲俯在我和弟弟身旁,面色大异平日,他站着沉默一会,说道:‘娃,我走了!’话毕,即转身出了房门。多年以后,我才知道当时日寇占领北京,父亲不愿为敌伪服务,毅然离开美满家庭,秘密南下。”杨钟健辗转到达昆明,主持云南禄丰动物群化石的发掘和研究工作。

杨钟健与同事卞美年在禄丰科学考察时注意到,当地人家的油灯是用动物椎骨化石盛放灯油,于是他们就地发掘、辨认,终于让沉睡于地下两亿年的恐龙重现于世。1941年杨钟健、卞美年发表《中国古生物志 许氏禄丰龙》,获得全球古生物学界瞩目。许氏禄丰龙不仅是我国第一具装架的恐龙化石骨架,也是中国人自己发掘、研究、装架的第一种恐龙。抗日战争胜利以后,杨钟健来到地质调查所南京总部工作,他亲手发掘、装架的许氏禄丰龙化石也因此留在了南京地质博物馆。

在战火纷飞的年代,取得这样举世瞩目的科研成就殊为不易。他们的成果不仅鼓舞了民族自信心,也成为了中国人研究恐龙的开端。根据中国古动物馆统计,截至2023年12月,中国已经研究命名了343种恐龙,居世界首位。同时,中国的恐龙研究十分活跃,各种成果不断登上国际专业期刊,新命名的种类还在以每年八九种的速度增加。



热点
版权所有 江苏现代快报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20 xdkb.net corperation. 苏ICP备10080896号-6 广告热线:96060 本网法律顾问:江苏曹骏律师事务所曹骏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