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江苏省十四届人大二次会议上,《江苏省食品安全条例(草案)》提请大会审议,这是省人代会连续第三年审议事关民生的地方性法规。预制菜如何管、谁来管?外卖食品安全如何保障?审议现场,该草案诸多亮点内容引发代表热议。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安全关系着千家万户的安宁,重如泰山。党的二十大报告正式将食品安全纳入国家安全体系,强调要“强化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为推动食品安全的各项重大决策部署和食品安全法在江苏有效实施,加强食品安全领域法治化建设,制定《江苏省食品安全条例》的必要性与迫切性显而易见。
要加强食品安全保障工作,立法层面的发力至关重要。过往一些食品安全事件的发生,固然暴露出“有法不依”的痼疾,但也显示过规则“力有不逮”的一面。例如网络食品经营领域中出现过的平台监管不严、生产标准不规范、主体不明等问题,便折射了法律法规不到位、不完善的事实。把法律法规补齐、补强,为从业者和消费者提供更细致的行为依据,是依法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题中之义。
此前,江苏已出台《江苏省食品小作坊和食品摊贩管理条例》《江苏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加强小餐饮管理的决定》,对于规范餐饮管理、细化食品安全监督管理起到了应有作用。但食品安全领域不断出现新业态、新热点、新挑战,新的立法空间和任务也随之出现。加快完善法律法规,让法治之光照亮相关领域的沟壑,越发重要。
正是在这种语境中,《江苏省食品安全条例(草案)》酝酿和审议的过程始终受到公众关注。这说明,立法机构务实、高效、公开透明的立法工作与民意产生了共振,公众急切期盼相关法规成为捍卫消费者权益的“利器”。
值得关切的是,《江苏省食品安全条例(草案)》体现出求真务实、与时俱进的立法精神,在多个“关节”上增加了新内容。草案提出,建立科学、严格的监督管理制度,实行预防为主、风险管理、全程控制、社会共治,着力构建生产经营者主体责任、政府属地管理责任与部门监管责任一体推进、一体发力的责任体系,形成整体工作合力,反映出齐抓共管的思路。草案拟规定,对小食杂店实行备案管理、鼓励农村集体聚餐的举办者和承办者签订食品安全协议、入网餐饮服务提供者应当具有实体经营门店、对预制菜原料和成品的生产、销售、贮存、运输、加工、进出口等环节加强全程食品安全监督管理,这些亮点内容直面民生难点和痛点,很接地气。
尤其应该看到,对网络食品经营着力加强监督管理,对预制菜原料和成品的全程监管、风险监测、风险评估作出规定,聚焦的是新业态、新问题。相关规定既明确了主体责任和管理机制,也进一步消解了模糊地带,明晰了边界和罚则,这是肉眼可见的进步。有了立法层面的撑腰,有了全流程的监管,“打工人”点外卖、节日里把预制菜请回家就更有安全保障了。
食品安全保障牵涉的点面多、遭遇的难点多,涉及的利益群体多,对立法的力度、厚度和精准度提出了更高要求。令人欣慰的是,《江苏省食品安全条例(草案)》已有所体现。相信不久之后推出的《江苏省食品安全条例》定能“不辱使命”,为广大消费者撑起一面耀眼的“保护伞”。
现代快报/现代+首席评论员 戴之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