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台湾新北市的知名打卡地象鼻岩的“象鼻”部分突然断裂并沉入海中,不少人对这一天然景点的消逝表示遗憾。四年前,台湾大学一地质教授曾预言象鼻岩“最少还可以撑千年”,未料四年后这一景观就倒塌了。那么,象鼻岩为什么会断裂呢?地质变化可以准确预测吗?我们应该如何保护这些自然景观呢?南京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的王博教授在接受采访时表示,风浪可能是象鼻岩断裂的“最后一根稻草”,其根本原因是象鼻岩内部的断层和自身的岩性特征。
△图片来源:央视网
象鼻岩为什么会拥有“象鼻”的形态?
王博教授介绍,象鼻岩属于海蚀地貌,是在海浪的潮汐作用不断对岩石冲刷和侵蚀下形成的。由于岩石成分的不均一,其中不容易被侵蚀的部分残留下来就会形成海蚀洞;如果侵蚀部分再扩大,只残留顶部的岩石连接在一起,就会形成海蚀桥;侵蚀部分再进一步扩大的话就会形成海蚀柱。象鼻岩之所以是“象鼻”形态,正是因为它内侧的岩石被全部侵蚀掉了,形成了海蚀桥,大家形象地将之称为象鼻岩。
海蚀地貌的分布有何特点?
我国台湾地区的象鼻岩是一种砂岩,是海边的沙子不断堆积,再经过海浪、潮汐侵蚀形成的。王博教授表示,海蚀地貌在很多海岸带都很常见,但是它的形成也和气候有关系。比如象鼻岩要在海浪活动比较强烈的地方才能形成,如我国台湾的东部,但台湾西部海岸主要接收沉积,海浪侵蚀比较弱,就很难形成这一景观。
象鼻岩是被风浪“吹断”的吗?
“这个呢,也不能说不对,但也不能说对。”王博教授表示,风浪作为外力可能就是一个小小的助力,断裂的根本原因是象鼻岩在地壳运动抬升的过程中,内部产生大量断层。这些断层不仅导致附近的岩石更容易被侵蚀掉,还和旁边岩石内部的断层相连,导致了象鼻岩的不稳定性。王博教授解释,底部的岩石被侵蚀掉以后,象鼻岩中的断层部位更容易发生滑动和崩塌。岩石自身的特征加之不断的侵蚀,导致下面的岩石越来越细,难以支撑上面的重量,这就是象鼻岩倒塌最本质的原因。而风浪可能就是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没有风浪,象鼻岩可能还能支撑一段时间,但是风浪很大的时候,它就直接断裂了。
地质变化是可预测的吗?
地质的过程是一个时间尺度上非常漫长的过程,大尺度上是可以预测的。王博教授认为这和地震预报也是一样的,我们只能总体上定性地、粗略地预测象鼻岩能不能崩塌、有没有可能崩塌,但是很难精准预测它在什么时间崩塌。
王博教授指出,我们应该去保护这种地质景观,也要保护好自身的安全。首先,我们无法预测这类地质景观具体什么时间崩塌,如果游客走得太近,突然发生崩塌的话,大家的安全没有保障。其次,象鼻岩这类景观,我们走上去会增加它的重量,从而增加下部支撑的负担,加剧它崩塌的速度。最后,我们在施工建设的过程当中,也应该有目的性地对自然景观、名胜古迹做保护。王博教授表明,这些景观本来是大自然赋予我们的宝贵财富,值得欣赏和研究,虽然它被破坏了以后将来还会形成,但是这个过程在时间尺度上是非常漫长的,可能需要几千年、上万年甚至几十万年。
作者:
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研究生一年级学生 黄予函 牛靖雯 刘妍
指导老师:
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教授 庄永志
现代快报+记者 朱俊骏
(校对 张静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