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顶部
首页 > 江苏 > 正文
2023年两院院士增选名单揭晓,江苏高校6人入选

11月22日,2023年两院院士增选结果正式揭晓,中国科学院增选院士59人,中国工程院增选院士74人。江苏高校共有6人入选。其中,东南大学熊仁根入选中国科学院化学部,东南大学尤肖虎入选中国科学院信息技术科学部。南京师范大学黄和入选中国工程院环境与轻纺工程学部,江南大学金征宇入选中国工程院环境与轻纺工程学部,南京农业大学张绍铃入选中国工程院农业学部,中国矿业大学赵跃民入选中国工程院化工、冶金与材料工程学部。

新增两院院士中年龄最小的45岁

女性科学家有6人

院士是我国科学技术方面和工程科技领域的最高荣誉称号,院士制度是党和国家为树立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导向,凝聚优秀人才服务国家设立的一项重要制度。本次增选后,我国院士队伍的年龄结构和学科分布进一步优化。

新当选的中国科学院院士平均年龄54.7岁,最小年龄45岁,最大年龄65岁,60岁(含)以下的占90%,女性科学家有5人当选。新当选的中国工程院院士平均年龄58.2岁,最小年龄48岁,最大年龄76岁,60岁(含)以下的占81.1%,研究领域共涉及43个一级学科,覆盖了中国工程院院士增选指南中学科的78.2%,女性科学家有1人当选。

清华大学、深圳医学科学院的颜宁正式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45岁的她也是本次两院院士增选名单中年纪最轻的院士之一。

据悉,本次两院院士增选名额进一步向国家急需的关键领域和基础学科、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倾斜;向为国防和国家安全作出突出贡献的科研人员倾斜;向承担国家重大科研任务、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和重大工程并作出突出贡献的科研人员倾斜。

本次增选工作中,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进一步强化对候选人的多方位审核,并进一步健全监督体系,切实把好院士队伍“入门关口”,维护院士称号的学术性、荣誉性、纯洁性。

59人增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东南大学两人当选

2023年共选举产生中国科学院院士59人。其中,数学物理学部10人,化学部10人,生命科学和医学学部11人,地学部8人,信息技术科学部8人,技术科学部12人。院士队伍的学科分布和年龄结构进一步优化。本次增选后,现有中国科学院院士共873人。


△ 尤肖虎


今年60岁的尤肖虎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他现任东南大学移动通信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博士生导师。目前主要研究方向为无线与移动通信系统、现代数字信号处理等。从1999年起历任国家“863”计划3G、4G、5G重大项目专家组组长、首席专家,尤肖虎领导研究的支撑4G和5G乃至未来6G长远发展的基础性技术,荣获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

5G时代,一部电影,几秒钟下载完毕;6G时代,移动通信系统的传输速率会更快,下载一部电影连1秒钟都不需要,真正改变人类的生活和工作方式。 2022年,在接受现代快报记者采访时,尤肖虎说:“6G的自立自强,一方面要在关键技术框架和支撑技术方面形成引领。而不是在别人研发的框架下去跟随;另一方面移动通信系统依赖于供应链,在供应链的关键环节我们要有自己的看家本领。”


△ 熊仁根


61岁的东大教授熊仁根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铁电材料作为一类重要的功能材料,在国防、航天、信息、能源、医疗等多个领域都有着重大应用。熊仁根长期耕耘并专注在分子铁电体领域,提出了分子铁电体的化学设计原理——铁电化学,从铁电物理唯象理论的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到铁电化学行之有效的设计方法,将分子铁电体的发现从盲目寻找变为合理的化学设计。铁电化学融合了化学设计、手性化学、氟化学等,有望发展成为和化学紧密联系的一门崭新学科。

74人增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江苏高校4人当选,最年轻的48岁

2023年共选举产生中国工程院院士74人,其中,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部10人,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部10人,化工、冶金与材料工程学部9人,能源与矿业工程学部8人,土木、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部8人,环境与轻纺工程学部8人,农业学部10人,医药卫生学部11人。本次增选后,现有中国工程院院士共978人。


△ 张绍铃


南京农业大学教授张绍铃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据悉,张绍铃现任国家现代农业(梨)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国家梨改良中心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农业农村部果树专家指导组成员、江苏省梨工程研究中心主任。先后获得全国创新争先奖、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等荣誉称号。

40年来,张绍铃致力于梨分子遗传基础、种质创新及栽培研究与应用,并取得系列重要成果,为梨产业的发展进步作出了突出贡献。他说:“虽然我国梨研究的部分领域已经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但我国从梨生产大国到世界梨产业强国还有一段很长的路要走,‘梨园梦’仍需继续努力。”


△ 黄和


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黄和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今年48岁的黄和以微生物资源开发利用为核心,发展了代谢工程物质能量耦合调控和代谢网络全局性系统调控理论,开发了非模式工业微生物合成生物学精准高效改造的系列方法,实现了以生物质为原料的多种新型发酵产品工业生产。


△ 赵跃民


此外,中国矿业大学赵跃民教授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今年61岁的赵跃民,是我国矿物加工工程领域专家,在煤炭干法分选和筛分领域作出了创造性贡献,创立了潮湿细粒煤炭深度筛分理论,发明了高性能大型振动筛关键技术和难筛分矿物高效筛分技术,在我国煤炭、冶金和化工领域广泛应用,解决了大型振动筛可靠性差、筛面堵孔的关键技术难题,开发了煤炭高效干法分选关键技术,在国际上首创了模块式高效干法选煤工艺系统,为我国西部干旱缺水地区煤炭分选提供了一条有效途径。


△ 金征宇


62岁的金征宇是江南大学食品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食品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长期从事食品科学与工程领域的教学和研究工作,在功能性碳水化合物、食品加工高新技术等领域成果显著,提出了淀粉结晶功能调控与糊精化利用的新理论、新方法,创建了高附加值淀粉衍生物加工新技术,开发出系列高附加值和绿色环保淀粉基产品。

现代快报+记者 李楠 综合新华社、中国科学院官网、中国工程院官网、各校官网

(校对 张静超 编辑 高霞)


热点
版权所有 江苏现代快报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20 xdkb.net corperation. 苏ICP备10080896号-6 广告热线:96060 本网法律顾问:江苏曹骏律师事务所曹骏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