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讯(通讯员 艾红涛 记者 顾潇)现在从空中俯瞰,扬州宝应县开发区的金湾村,一排排“小别墅”鳞次栉比,道路干净整洁。金湾村曾是一个负债累累的纯农业村,乘着城市发展的“东风”,老庄台里的近千户老百姓都集中住进了小洋楼,这个昔日的“穷窝”变成了名副其实的“金湾”。
△现在的金湾村
昔日金湾是个负债累累的“穷窝”
位于宝应县郊东北角的金湾村因为地貌酷似一只引项啼鸣的雄鸡,过去叫作“金鸡湾”。上世纪20年代,一位名士途经金鸡湾,发现这里成片的油菜花在阳光照耀下波翻浪涌,村边河面上也是波光粼粼,于是脱口而出:何必叫金鸡湾,此地就是一处实至名归的金湾嘛。于是,金湾村的名称一直沿用至今。
“金湾”的村名里有金湾人对丰衣足食美好生活的向往。可是,由于历史原因,在本世纪初,金湾村村集体经济陷入困窘,成为了一个负债上百万元的“负债村”。2002年,金湾村被划归宝应经济开发区,成为城市新区建设的主战场。当城镇化浪潮袭来,金湾人敏锐地意识到,改变即将来临。
城市发展让金湾村乘上“东风”
今年56岁的管同芬是土生土长的金湾村人,谈起现在的生活,她说就两个字——“幸福”。管同芬说,以前他们住的是三间小房子,连个厨房都没有,后来翻了小楼房,现在拆迁到这里来,变成小别墅了。
△现在金湾村村民都住进了小别墅
“金湾村过去是纯农业村,这些年配合新区建设,2012年时,金湾村全部实现搬迁,村民开始了新的城市生活。”全省首批“百名示范”村书记、金湾村党总支书记李洪章将金湾村的发展史娓娓道来。
从负债累累的落后村变成了拥有集体资产8900多万元、年收入500多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超2.93万元的全国文明村,金湾村的发展可谓是个传奇。
“只有着力发展经济,才能办好实事。”李洪章解释了金湾村传奇背后的奥秘。整体拆迁后,金湾村将拆迁补偿资金变成资产,统筹土地租金、发包收入、流转土地所得等资金,积极投资固定资产,将资金变成各类物业,用于出租和发展民生服务事业,集体资产雪球越滚越大。
“泥腿子”过起了城里生活
村集体经济壮大了,在提升金湾人幸福指数上,金湾村领导班子下足了功夫。金湾村先后建起了四个村民休闲广场,家家通上了自来水,户户装上了天然气,一条条笔直宽阔的水泥路通到家门口,一面面粉刷过的墙壁清新光洁,一盏盏新装的路灯为村民照亮夜路。
△昔日农业村也建起了住宅小区
金湾村提供的公共服务,让“泥腿子”过起了城里生活。集体连续8年承担了所有住户的物业费用,村口的卫生服务站高标准打造,4名全科医务人员为全村居民提供门诊、保健、转诊等服务。村里的综合文化服务中心配备有各种娱乐休闲设施,供居民免费使用。适龄村民可参加村里组织的技能培训,在周边100多家企业实现就业;无技能困难群体,村里提供道路保洁、河道保洁等物业服务岗位;低收入群体每年还可享受村里给予的低收入补贴。
经济发展了精神生活也要“接轨”
“日子过得一天比一天好,甚至超过城里人。”这是金湾的骄傲。过去村里的孩子要上幼儿园,得送到几公里外。前两年,村里和县里联合投资100多万元建起了一所公办幼儿园,因为品牌响、教育质量高、收费低,不仅金湾村的孩子到这里上幼儿园,还吸引了邻村邻镇的很多孩子。
△村民的娱乐生活丰富多彩
从“农民”变“市民”,在精神文化层面上,金湾村人也在积极“接轨”城市生活。在当地体育休闲公园的“百姓舞台”上,村民们自编自演文艺节目,个个精气神十足。宝应金湾荷乡艺术团团长陈瑞兴说,他们过去是农民,现在要向城里靠拢,农村的文化生活也要向城里发展。
在村委会活动室的墙上,记者看到这里到处悬挂着“金湾村好人好事”的表彰展板。“我们村已经连续9年评选‘十星文明户’和‘金湾村好人好事’,家家户户学先进的风气已经形成。”李洪章自豪地说,2017年金湾村被评为“全国文明村”,这说明,金湾村村民在加快融入城市生活,更在精神上加快融入城市文明。“金湾”是衣食丰足的“金湾”,更是精神富足的“金湾”。
- 江苏
- 2021-09-12 21:22:19
- 江苏
- 2021-09-12 20:59:30
- 江苏
- 2021-09-12 20:10:07
- 江苏
- 2021-09-12 19:48:57
- 江苏
- 2021-09-12 18:5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