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顶部
首页 > 江苏 > 正文
江苏担当!苏Style高质量建设文化强省这样干

生活在江苏,嘎嘎香。这里图书馆多、博物馆多、演出多、景区多 ……" 诗 " 和 " 远方 " 兼得。

如何在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上展现新担当、探索新经验,高质量建设文化强省?

9 月 19 日," 努力推动江苏在高质量发展上继续走在前列 " 系列主题新闻发布活动第九场——加快推进文化强省建设专场新闻发布会在南京召开。新闻发布会上,江苏省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省新闻出版局(省版权局)局长、省电影局局长梁勇介绍了江苏文化强省建设的成绩,以及下一步 " 八大行动 "。



有书香气," 诚信江苏 "" 书香江苏 " 成特色品牌

党的二十大以来,江苏主流思想舆论巩固壮大,全省上下团结奋进的精神能量更加强劲,始终把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深入开展主题教育,坚持不懈用党的创新理论凝心铸魂。

江苏崇德向善的文明风尚广为弘扬。牢牢把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深入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不断提升社会文明程度。

积极培育选树各类先进典型,近年来相继涌现出 3 位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6 位全国 " 时代楷模 "、81 个全国道德模范及提名奖获得者、46 名全国 " 最美人物 "、1362 名 " 中国好人 ",推出南医大二附院 " 心佑工程 " 团队等 21 个江苏 " 时代楷模 " 等省级重大先进典型,形成多层次、广覆盖的先进典型群体。

选树 57 个书香城市建设示范市(县、区),居民综合阅读率高出全国平均水平 8.53 个百分点," 诚信江苏 "" 志愿江苏 "" 书香江苏 " 成为特色品牌。



文艺精品多,电影《守岛人》等获 " 五个一工程 " 奖

江苏文艺创作生产更趋活跃,精品力作不断涌现。

深入实施文艺作品质量提升工程,组织开展重大题材文艺创作生产,规划创作一批重大题材项目,提升推广一批舞台艺术精品,推动转化一批优秀文学作品。

电影《守岛人》、电视剧《人世间》等 6 部作品入选 2022 年第十六届全国 " 五个一工程 " 奖,实现评选门类全覆盖、获奖数量创新高。

江苏多部作品荣获茅盾文学奖、鲁迅文学奖,苏剧《国鼎魂》、锡剧《烛光在前》等 4 部作品连获全国文华大奖,舞剧《朱自清》《红楼梦》先后荣获中国舞蹈 " 荷花奖 ",《数风流人物》等 3 部电视剧入选年度 " 中国电视剧选集 ",4 部新时代电影 " 一号工程 " 重点影片落地江苏,一批图书入选年度 " 中国好书 ",为公众提供了高品质精神食粮。



好去处多,图书馆博物馆总数居全国前列

在江苏,转角遇见图书馆、博物馆。

江苏一体推进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五级公共文化设施网络体系不断完善,提前实现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全覆盖,基本形成城市社区 "15 分钟文化圈 "、乡村 " 十里文化圈 ",一批重点文化设施建成投入使用,全省国家一级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的总数均居全国前列。

制定出台促进文化产业竞争力提升行动计划,2022 年电影票房全国占比首次突破 10%,文旅消费总额占全国 10.3%。

数字文化产业加快发展,2022 年文化新业态行业营业收入达 3412.5 亿元。全省文化产业增加值从 2012 年的 2330 亿元增加到 2021 年的 5907.2 亿元,连续多年稳居全国第二。

今年 6 月,凤凰出版传媒集团、江苏有线、省广电集团 3 家企业入选第十五届 " 全国文化企业 30 强 ",两家企业入选提名奖,数量位居全国前列,取得历史最好成绩。



优秀传统文化,飞入寻常百姓家

优秀传统文化广泛传承弘扬,中华文明和江苏文化传播力影响力持续提升。

江苏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重要讲话精神,积极对接重大国家战略,努力培育大运河文化、长江文化、江南文化等品牌,传承弘扬历史文化根脉,提炼打造特色文化标识。

扎实推进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构建 "1+1+6+11" 规划体系,推出全国首部促进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地方性法规、全国首支大运河文旅发展基金,持续举办大运河文化发展论坛、世界运河城市论坛、大运河文旅博览会等重要会展,高水平建成开放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荣获全国 " 最具创新力博物馆 " 称号," 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常设展览 " 获得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精品奖。

加快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在全国率先出台建设推进方案,研究编制江苏段保护规划,积极筹建南京长江文化博物馆,精心举办长江文化节等品牌活动。



2016 年以来,深入推进江苏文脉整理研究与传播工程,连续举办江南文脉论坛、汉文化论坛,1002 册《江苏文库》精彩亮相 2023 年深圳文博会。

" 文艺苏军 " 青蓝相继,人才支撑更加坚实

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工作理念,不断夯实人才工作基础,持续优化文化人才政策环境、发展环境,建立健全全方位、全周期的人才服务生态体系,积极创造条件推动优秀文化人才竞相涌现。

深入实施文化人才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打造以 " 紫金文化名家 " 为引领、" 紫金文化英才 " 为中坚、" 紫金文化优青 " 为支撑的高素质文化人才队伍。启动第二轮文艺 " 名师带徒 " 计划," 文艺苏军 " 青蓝相继、薪火相传。截至目前,共有 43 位 " 紫金文化奖章 " 获得者、31 位江苏社科名家先后受到省委省政府隆重表彰。74 人入选全国文化名家暨 " 四个一批 " 人才,数量位居全国前列。

下一步,高质量建设文化强省看 " 八大行动 "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江苏高质量建设文化强省怎么做?梁勇介绍了 " 八大行动 "。

一是着力深化理论武装工作体系建设。加快建设社科强省,大力推进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建设。

二是着力提升社会现代文明程度。广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公民道德建设,推动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充分发挥科教资源优势,大力培育创新文化、涵养创新精神、优化创新环境,提升全民科学文化素质。

三是着力加强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文化传承发展。深入实施江苏地域文明探源工程、江苏文脉整理研究与传播工程以及博物馆振兴工程,构建江苏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体系,完善文物安全监管体系和长效机制。加强非遗保护传承,推动非遗与旅游深度融合发展。大力传承弘扬革命文化,加强红色资源保护利用,推进革命博物馆、纪念馆建设。积极参与长江和大运河两大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将江苏段打造成线性文化遗产保护的典型范例、中华文明发扬光大的重要地标。

四是着力推进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一体化建设。规划建设、改造提升一批城市文化客厅、乡村两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便民惠民 " 文化驿站 "、小剧场等城乡公共文化设施。打造数字文化场馆矩阵,实施文化精品 " 上网 " 工程,推动各级各类公共文化场馆共建共享。

五是着力推动文化创新创造。健全完善创作生产体系,组织开展重大题材文艺创作生产,推出一批在全国有影响力的文学作品、优秀舞台剧目、影视剧和主题出版物。加强文化产品数字化生产与传播,大力培育数字文化形态。深入研究挖掘江苏地域文化的精髓和特质,用好各类品牌资源,打造特色鲜明的江苏文化标识。

六是着力加快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深入实施文化数字化战略、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带动战略,以强链补链延链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做强做优做大国有文化企业,打造世界一流文化企业集群。实施 " 文化 +" 战略,做强数字文化产业和创意经济,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

七是着力促进对外文化交流互鉴。深入挖掘提炼中华文明和江苏文化的深厚底蕴、独特内涵、精神标识,深化对外人文交流,提升国际传播效能,拓展对外文化贸易,讲好发生在江苏大地的中国故事。

八是着力建强文化人才队伍。稳步推进文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不断优化人才生态,努力打造一支德才兼备、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的 " 文化苏军 "。

现代快报 + 记者 宋经纬 胡玉梅 / 文 顾炜 / 摄

(校对 张静超)


热点
版权所有 江苏现代快报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20 xdkb.net corperation. 苏ICP备10080896号-6 广告热线:96060 本网法律顾问:江苏曹骏律师事务所曹骏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