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5日,在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之际,中欧班列国际合作论坛在新亚欧大陆桥的东方起点——江苏省连云港市成功举办。
△ 中哈(连云港)物流合作基地
中欧班列是共建“一带一路”的标志性品牌。在长三角地区,2023年1月~8月共开行中欧班列(含中欧方向和中亚方向)2927列(含去程和回程),运送货物31.4万标箱,同比增长12.5%。一列列奔驰不息的“钢铁驼队”在上海、浙江、江苏、安徽与“一带一路”共建国家间往来,架起了国际经贸合作的重要桥梁。
从无到有,长三角中欧班列跑出“加速度”
2013年9月7日,连云港市政府与哈萨克斯坦国有铁路股份有限公司签署了中哈国际物流合作项目协议。此项目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落地的首个实体平台,同时也是哈国在华投资建设的第一个合资合作项目。
2013年9月29日,中欧班列(苏州-华沙)首次开行,标志着长三角地区中欧班列开行零的突破。
2014年11月18日,首趟中欧班列(义乌-马德里)开行,全程13052公里,历时21天到达西班牙马德里,开辟了长三角地区运行里程最长的中欧班列线路。
2015年2月22日,义乌中欧班列打破以往“单程车”的模式,首次从马德里载货回程,悄然打开长三角开行回程载货班列的大门。
2018年11月8日,中欧班列(合肥-赫尔辛基)满载太阳能板、LED光源、电子感应器等“安徽智造”,从阿拉山口铁路口岸出境,历时16天抵达芬兰首都赫尔辛基,标志着安徽省中欧班列北欧线路成功开行……
从无到有、从少到多、从单向到多向……截至2023年8月,长三角中欧班列累计开行逾2万列,运送货物超200万标箱,为长三角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动力,有力保障了国际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也带动了沿线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
△ 中欧班列沿线国家的特色商品
中欧班列开行的背后,他们在为“钢铁驼队”保驾护航
在江苏最大的海港城市,飞驰的中欧班列助力连云港通山达海,化身东西交融窗口、国际合作枢纽。在中哈(连云港)物流合作基地,连云港中哈国际物流有限公司总经理左学梅告诉现代快报记者,中哈(连云港)物流合作基地落成后,连云港就成为哈萨克斯坦小麦去往东南亚市场的最便捷的途径,“过去哈萨克斯坦的小麦如果想去东南亚,只能走海运,但中欧班列为哈国的小麦运输拓展了新渠道,大大缩减了运输时间,同时中欧班列也为他们提供了最低的运输报价。”
△ 连云港中哈国际物流有限公司
记者了解到,近几年,随着哈萨克斯坦城市化进程不断加速,居民消费升级的势头强劲。哈国过境中国进口的日用消费品以及出口的矿产品、粮食等优势贸易商品,80%以上通过连云港口岸集散分拨,打开了哈国发展跨境合作以及同东南亚国家合作的窗口。
“因为我佩戴的臂章为‘001号’,所以,同事们也亲切地称我为新亚欧大陆桥桥头堡上的‘001号’指挥员。”徐州车务段连云港港口调度室总调度员王德笑着对记者说。作为陪伴中哈(连云港)物流合作基地成长的第一批调度员,他是2014年5月19日“一带一路”首个实体项目的落地的见证者、亲历者。
△ 中哈(连云港)物流合作基地数字化调度中心
从数字化调度蹒跚起步,到与东门无水港全方位整体互动,到装卸场站智能化远程无人操控,再到国际过境集装箱“船车直取”,调度岗位很平凡,但对如王德一样的调度员而言,组织中欧班列开行就像一场紧张的“接力赛”,而港口就是中欧班列装车和始发地。“每一个环节多争取一秒钟,我们就有可能多发出一个列车。”
△ 正在进行装车作业轨道式龙门吊
做这份工作最重要的是什么?当记者向中哈(连云港)物流合作基地的工作人员们问起时,“责任”两个字是他们提及最多的。“较高的安全性是货主、企业对中欧班列的普遍评价,而为了做到这一点,我们付出了极大的努力。为防止出现危险品夹带匿报或货物运输中途撒漏、倒塌、位移等风险,暑运期间,即使室外温度达到40度,箱体温度达到60度,我们的安全查验工作也从未停歇。每次开箱检查打开箱门的一瞬间,箱内都会蒸腾起一股热浪,夹杂着铁锈和货物的刺鼻味道扑面而来。工作服干了又湿,湿了又干是每一个铁路外勤货运员的常态。”徐州货运中心连云港经营部主任陈隽说道。
△ 连云港中哈国际物流有限公司业务员马合江
连云港中哈国际物流有限公司业务员马合江是一名来自哈萨克斯坦的年轻人,2022年1月,他作为哈萨克斯坦国铁快运公司派驻员工来到中国,在中哈(连云港)物流合作基地工作。“我在基地主要从事翻译工作,涵盖货物发运、仓储及运营等数据的翻译与报送。”马合江说,“如今哈萨克斯坦的市场上,有越来越多从中国进口而来的商品,哈萨克斯坦的道路上中国品牌的汽车也越来越多。”
△ 正在对中欧班列进行安全检查的吴保文
头戴黄色安全帽,身着蓝色制服,吴保文稳健地走在“钢铁长龙”之间,准备对出发前的中欧班列进行安全检查。作为外勤货运员,每趟中欧班列的开行都要经过他们的检查,“一遍查下来,近2公里的路程我们需要行走近1个小时,我们走得慢,是为了班列在路上能够开得更快。”吴保文向记者说道。
中哈(连云港)物流基地从无到有,从荒凉到繁荣,越来越多的中欧班列在这里到发。连云港中欧班列铺就了沿线国家互联互通的“金纽带”,建成了中欧人民互利共赢的“连心桥”。作为中欧班列开行的参与者,这里的每一位工作人员都为此深感自豪。
据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数据显示,截至目前,连云港中欧班列已经布局阿拉山口、霍尔果斯、二连浩特、满洲里4个铁路出境口岸,实现对中欧、中亚地区主要站点的全覆盖,开行至中亚五国以及中吉乌、中蒙、中俄、中欧、中土(跨里海)共6条班列线路。今年1月~8月,连云港中欧班列共开行418列,同比增长6%;发运40930标箱,同比增加2338标箱,传递出经济发展的强劲脉动。
现代快报+ 记者 冯茜 文/摄
(校对 胡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