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顶部
首页 > 江苏 > 正文
江苏加快推进大中型灌区现代化改造,现已覆盖三分之二以上耕地

粮食大丰收,根子在农田,命脉在水利。7月19日,“努力推动江苏在高质量发展中继续走在前列”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推进农业现代化专场在南京举行。发布会上,省水利厅副厅长王冬生介绍,目前江苏共有大中型灌区313处,覆盖了全省70%的耕地面积,助力全省粮食产量连续9年超过700亿斤。

近年来,省水利厅主要在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持续发力。2023年,全省农村水利计划投资80亿元,用于灌区现代化改造和农村水环境整治等,到6月底,已完成投资51.9亿元。

△王冬生


“大中型灌区是粮食生产的重要基地,是保障粮食安全的主战场。”王冬生介绍,江苏加快大中型灌区现代化改造,夯实粮食安全根基,已建成大中型灌区313处,耕地面积4312万亩,占全省耕地面积的70%。近年来,围绕实施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聚焦农业强省建设,持续推进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现代化改造,把牢粮食安全水利命脉。

比如,针对干旱暴露出来的灌溉薄弱片区,编制完成农田灌溉薄弱片区建设规划,既立足当前,又着眼长远,纳入大的灌溉发展规划,保证灌溉需要。同时,加快推进灌区现代化建设。2023年,计划实施8个大型灌区、26个中型灌区项目年度建设任务,协同推进大中型灌区与高标准农田建设,不断提升灌区灌溉保证率、工程配套率和完好率,到6月底已完成年度计划任务的58%。在精细化管理方面,加强农田灌溉计划供水,实行灌溉用水总量控制、定额管理,有效缩短灌溉周期,提升灌溉服务效能。里运河-高邮灌区、兴化垛田成功入选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

河畅、水清、岸绿、景美……江苏正在推进农村水环境整治,打造宜居宜业水美乡村,着力加快建设农村生态河道、治理农村骨干河道、打造生态清洁小流域和水美乡村。

今年,全省计划新建成农村生态河道5000公里,到6月底已完成3550公里。省政府将农村骨干河道治理列为2023年度民生实事内容,省水利厅依托国家新一轮中小河流治理,全面推进29条农村骨干河道治理。截至6月底,全省已完成农村骨干河道治理271公里,占年度计划任务的68%。已治理河段防洪标准达到20年一遇、除涝标准达到10年一遇,有效改善区域引排条件和水系连通状况。

小流域关系千山万水,关乎千家万户。截至目前,全省建成了4个国家水土保持示范县(无锡锡山区、常州溧阳市、苏州张家港市、苏州吴江区)、4个国家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南京江宁区汤山、无锡滨湖区龙寺、苏州吴中区、淮安淮阴区樱花园)、11个国家水土保持示范工程,180个省级生态清洁小流域,水土保持率位居全国前列。

现代快报+记者 卢河燕 史童歌/文 顾炜/摄

(校对 张静超)

热点
版权所有 江苏现代快报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20 xdkb.net corperation. 苏ICP备10080896号-6 广告热线:96060 本网法律顾问:江苏曹骏律师事务所曹骏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