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2025年建成1000个特色田园乡村,省级传统村落和传统建筑组群数量超过1000个……7月19日,“努力推动江苏在高质量发展中继续走在前列”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推进农业现代化专场在南京举行。发布会上,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总工程师路宏伟介绍,江苏现有79个村入选中国传统村落保护名录,将不断加强传统村落保护和发展。
“近年来,我们着力传承发扬‘江南人居天堂’的美好意象,推动全省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持续改善,乡村面貌发生巨大变化。”现场,路宏伟分享了宿迁宿城区耿车镇刘圩村“垃圾村”如何华丽蝶变成为特色田园乡村,南京江宁区黄龙岘村如何从无人问津的小山村到累计接待游客近300万人次的“金陵茶文化第一村”等案例,这些是江苏率先开展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的缩影。
从修建安居农房,到建设和美乡村,这些年,江苏聚焦“住房”精准发力,全省超过40万户农房得到改善,130多万农民群众住上了功能现代、结构安全、成本经济、绿色环保、风貌协调的现代宜居农房,农村地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配套水平显著提升,乡村风貌明显改善、乡村特色进一步彰显。
古韵悠悠的传统村落,如诗如画,底蕴深厚,寄托着人们的浓浓乡愁。
△路宏伟
路宏伟介绍,江苏积极做好中国传统村落保护发展,组织开展传统村落调查推荐,现有中国传统村落79个。苏州市吴中区、宜兴市先后入选国家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示范区。不仅如此,江苏在全国率先颁布实施《江苏省传统村落保护办法》,将传统村落保护纳入法治化轨道。先后公布命名六批502个省级传统村落和376组传统建筑组群,实现76个涉农县(市、区)全覆盖。
下一步,江苏将在持续改善农村住房条件、扎实推进特色田园乡村高质量发展、不断加强传统村落保护和发展等方面发力。路宏伟表示,“深入挖掘乡村的历史价值、人文价值,赓续文脉、活化传承,让优秀传统文化绽放时代新韵。”指导入选第六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的46个村编制保护利用规划或方案,建立完善传统村落保护档案。指导苏州市吴中区、宜兴市扎实推进全国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示范建设,积极推进省级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示范建设工作。继续组织开展省级传统村落和传统建筑组群的摸底调查,动态更新保护名录,到2025年省级传统村落和传统建筑组群数量超过1000个。
同时,因地制宜打造各具特色的乡村风貌,到2025年建成1000个特色田园乡村。积极引导设计师、工程师等专业技术人员下乡服务农房改善和村庄建设,同步加强乡村建设工匠队伍建设。遴选、培育一批省级示范项目,组织专家进行跟踪指导,通过高品质示范引导各地在农房改善过程中积极探索具有地域特点、乡土特色、时代特征的新苏式民居,打造留住乡愁记忆、体现现代文明、展现特色风貌的新时代鱼米之乡。
现代快报+记者 卢河燕 史童歌/文 顾炜/摄
(校对 张静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