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1日,“努力推动江苏在高质量发展中继续走在前列”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在南京召开,第二场发布会围绕“积极服务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主题,发布会上,南京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霍慧萍介绍南京积极服务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经济运行率先整体好转,并回答记者提问。
△新闻发布会现场
抓项目扩投资,上半年签约项目投资总额达1331亿元
作为省会城市、东部地区重要中心城市、长三角特大城市,南京主动服务和融入构建新发展格局,奋力推动高质量发展走在前列,重点做了四方面工作。
“在全面落实国家和省稳增长政策的基础上,我们结合南京实际出台了推动经济运行率先整体好转‘33条’政策措施及配套实施细则,综合运用减税降费、金融支持、援企稳岗等措施支持市场主体、增强发展信心。”霍慧萍说,截至目前,南京各类市场主体已累计享受各项税费减免缓缴和资金补贴97.12亿元、各类金融支持近1260亿元。
与此同时,南京推进提升电子信息、汽车、石化、钢铁四大支柱产业,梳理形成“2+6+6”创新型产业方向。1-5月,全市创新型产业集群业务收入增长10%以上,其中软件和信息服务、智能电网两大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主营业务收入分别增长7.5%、15.6%。
项目建设是经济发展的基石。南京抓项目建设,扩有效投资,上半年省市重大项目完成年度投资计划58%,新项目开工率达89%。开展“百亿项目招引突破年”行动,上半年签约引进亿元以上项目1150个,签约项目实际投资总额达1331亿元。
外贸是开放型经济的基本盘和稳定器。南京稳住外贸基本盘,实施跨境贸易便利化专项行动,积极帮助企业拓市场、抢订单,扩大优势产品出口,1-5月全市外贸进出口额增长4.6%。
作为第二批开展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的城市,南京上半年聚焦服务企业,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今年以“市委一号文”出台持续优化营商环境126条,推出“一照多址”改革助企、“不说不”办税服务厅等创新应用场景,并开展“服务企业大走访、项目堵点大排查、矛盾风险大攻坚”三大行动。截至6月份,全市市场主体 176.9万家,同比增长6.5%;“四上”单位1.9万家,同比增长10.6%。
△霍慧萍
锚定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
“下一步,我们将立足科教人才、交通区位、产业基础等优势,主动服务和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霍慧萍表示。
在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方面,推动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和长江经济带发展、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等在南京落地,推进南京都市圈建设,加快建设宁淮智能制造产业园。
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方面,锚定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主承载区的目标,更大力度支持紫金山实验室等重大科创平台开展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
在提升对外开放能级方面,发挥好自贸试验区南京片区、临空经济示范区等开放平台作用,落实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104项任务。
此外,南京还将更大力度推动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打造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
现代快报+记者 龙秋利 熊平平/文 顾炜/摄
(校对 季林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