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顶部
首页 > 江苏 > 正文
跟随总书记的脚步,寻访苏州平江历史文化街区的文脉


7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江苏省考察。5日下午至6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先后来到苏州工业园区展示中心、苏州华兴源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平江历史文化街区,了解高科技园区建设和发展、企业科技创新和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等情况。

6日上午,习近平来到平江历史文化街区,详细听取苏州古城保护及街区保护、修缮、利用情况汇报,步行察看古街风貌,观看苏绣制作,欣赏苏州评弹表演。习近平饶有兴致地同大家一起观看表演,他对大家说,昨天我看了工业园区,今天又看了传统文化街区,到处都是古迹、名胜、文化,生活在这里很有福气。苏州在传统与现代的结合上做得很好,不仅有历史文化传承,而且有高科技创新和高质量发展,代表未来的发展方向。他说,平江历史文化街区是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宝贵财富,要保护好、挖掘好、运用好,不仅要在物质形式上传承好,更要在心里传承好。

△卢建英绣制的仿古画绣《桃花太平鸟图》(未完成)


“当时太激动了。现年52岁的卢建英是苏州市工艺美术大师,从事刺绣已有45年,擅长使用苏绣展现宋元明清历代名画。7月6日上午9点半,她正手指翻飞进行创作时,总书记走进了她位于平江路主街南入口附近的店铺。

当时我正在绣一幅宋代花鸟画《桃花太平鸟图》,作品寓意盛世太平,总书记就径直走了过来,站在绷架边,近距离观看了好几分钟。卢建英向总书记介绍了苏绣的历史和自己的从业经历。当得知我的仿古画绣已有上百件作品被美术馆收藏,并且一家三代都在做苏绣,总书记微微点头说了声‘很好’。据悉,作为中国四大名绣之一,苏绣拥有2000多年历史,已成为世界辨识中国的鲜明文化艺术符号。

艺术家乔兰蓉同样没想到总书记会来到自己的店铺。乔兰蓉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桃花坞木版年画)苏州市级代表性传承人。桃花坞木版年画与天津杨柳青年画并称“南桃北柳”。2006年5月20日,桃花坞木版年画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苏州桃花坞木版年画)苏州市级代表性传承人乔兰蓉


6日上午,她正在进行木版年画的制作。见总书记款步进入,乔兰蓉连忙站起道了声“总书记好”。

桃花坞木版年画讲究一版一色套色印刷,桌上摆放的正是最经典的款式之一《一团和气》。在听了乔兰蓉的介绍后,他饶有兴趣地拿起棕擦,体验了该幅作品的第六套色的印刷工艺。当宣纸缓缓揭起的那一刻,《一团和气》气韵生动地展现在大家眼前。乔兰蓉告诉现代快报记者,体验完成后,总书记表示我们共同营造一团和气的氛围,现场掌声不断。

随后,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平江河上的寿安桥。此时来自苏州市评弹团的弹词演员吴嘉雯、张怡晟正在附近的江南小剧场固定演出地——遇见平江路茶楼进行演出,正当他俩弹唱苏州评弹经典曲目《苏州好风光》时,总书记走到了两人身旁。总书记站在我们前方,很耐心地听完了曲目。"随后他关切地询问吴嘉雯、张怡晟平时在哪里演出,并表示自己"虽然不是内行,但韵律我很喜欢

△苏州平江路


总书记还给我们讲了个小故事,说他曾经在苏州一处评弹茶楼,和家人点过两曲传统曲目。吴嘉雯随即向总书记表示,要把中国最美的声音传播出去,让更多人了解苏州评弹,总书记听闻连声说好。

习近平总书记在平江路的考察此时已接近尾声,平江路、纽家巷、凤池弄内的100多位居民闻讯也自发聚集过来,想一睹总书记风采。纽家巷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张英缨当时也在现场,她告诉现代快报记者,当时总书记向众人挥手致意,并询问大家你们包背得很少,是居民吗?

“他的眼神祥和亲切,我们一齐高声回答了总书记。”张英缨表示,总书记现场说的话里,最后8个字她印象深刻,即再接再厉、继续努力,这令她这个从事基层工作十多年、亲眼见证平江路变化的"老苏州"十分振奋。

张英缨说,之所以“生活在这里很有福气”,张英缨说,其实和这些年来平江路的变化离不开关系。2002年,苏州市启动了平江路风貌保护与环境整治工程,采取修旧如旧,保存其真的修缮方式,较好地保存了街区历史风貌。2022年,平江历史文化街区入选首批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民生实事工程实施后,平江路居民的生活得到了很大改善,幸福是他们心中最真实的想法。

△苏州平江路


平江路北起东北街,南至干将路,两侧延伸出许多横街窄巷,另有平江河与之平行,构成了“河街相邻、水陆并行”的双棋盘格局。平江历史文化街区位于苏州古城东北隅,是苏州古城迄今保存最完整的历史文化保护区,距今有2500多年历史。

苏州在宋元时又名平江。据志载:宋政和三年(1113)正月,敕升苏州为平江府。元至元十二年(1275),以苏州为平江路治所。直到至正二十七年(1367),朱元璋攻克平江之后,改设为苏州府。在 250 多年里,苏州城作为平江府、路所管辖若干县的统治中心,又有平江城之称,平江路之名便源于此。

在苏州碑刻博物馆中,存放有一块《平江图》石碑,系南宋绍定二年(1229),郡守李寿明主持刻绘的。在平江路南入口处的碑亭中,也可见该石碑的副本。将现在的平江路和《平江图》石碑对照后可以发现,区域内街巷、河道的分布基本一致,足可见平江路虽历经千年沧桑,仍保持着旧时的模样。走进了平江路,便走进了君到姑苏见、人家尽枕河的苏州水乡画卷中。

现代快报+记者 高达 文/摄

(校对 许元华)


热点
版权所有 江苏现代快报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20 xdkb.net corperation. 苏ICP备10080896号-6 广告热线:96060 本网法律顾问:江苏曹骏律师事务所曹骏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