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讯(记者 是钟寅)一曲《太湖美》传唱至今,歌词中“美就美在太湖水”让人难忘。数十年来,太湖水质牵挂人心。6月9日,中科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发布《中国湖泊生态环境研究报告--太湖》,报告显示,太湖流域生态环境改善,总氮浓度下降明显,生物多样性有所提高。
△ 总氮浓度下降
本次发布的《中国湖泊生态环境研究报告--太湖》,以数据可视化、叙述科普化的方式,呈现太湖现状,并提出湖泊及其流域在生态环境保护、治理和修复方面的对策与建议。报告中提到,太湖流域是我国人口密度最高、社会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2020年流域内国民生产总值近10万亿元,是2007年的3.5倍,占长江三角洲经济总量的40.8%,占全国经济总量的9.8%。同时,太湖还是长三角地区重要的水资源调配中心,是上海、苏州、无锡、湖州等城市的主要饮用水水源地,年供水量约12亿m³。因此,太湖的水资源与水环境的矛盾,极具代表性。
△ 富营养化呈下降趋势
2007-2020年太湖营养状态指数呈现下降的趋势,2020年太湖平均营养指数为59.3,整体处于轻度富营养状态。在空间上,太湖北部湾区和西部湖区富营养化程度显著高于东部湖区。由于太湖属于大型浅水湖泊,富营养化治理仍是艰巨任务。由于入湖河道多,流域人类活动强烈,使得外源污染控制的管理成本和技术成本都很高。
报告指出,湖泊富营养化“病症在湖里,病根在岸上”,改善和保护湖泊必须以流域整体为对象进行综合评估与管理。同时,还需要强化科技支撑,建立长期系统的生态环境本底数据库,为太湖生态修复和治理保护提供科学决策依据。
(校对 张静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