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讯(记者 严君臣)他是铁面无私的刑事法官,14年间先后主办或审理黄某兴等13人在安哥拉实施绑架犯罪、李某清杀人碎尸零口供等各类案件1500余件;他是公平与正义的“守护者”,在他的带领下,全市两级法院加大涉民生案件执行力度,针对涉老人、儿童、残疾人赡养、抚养等案件开展集中执行147次,执行到位6300余万元;他也是冲锋在前的“战士”,为了抗击疫情,主动请战留守单位,办公室一住就是8天8夜……
8月30日,党中央、国务院授予江苏省南通市中级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委员、执行局副局长、四级高级法官杜开林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称号。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他也是南通市首个获此殊荣的公务员。此前,杜开林还曾先后获得全国优秀法官、江苏省先进工作者等数十项荣誉。
抽丝剥茧,
14年里审理1500余件案件
“作为刑事法官,他具有悲天悯人的情怀,更富含道德智慧的素养。虽然刑事审判很冷冰,但他内心很温情。他对被害人心存怜悯,对被告人爱憎分明;他不放过任何一个坏人,更不会冤枉一个好人。”在获评江苏最美法官时,组委会这样评价杜开林。
在十四年的刑事审判中,杜开林勇挑重担,在大要案前不退缩,先后主办或参与审理黄某某等13人在安哥拉绑架犯罪等各类案件1500余件,参与专案组赴马达加斯加将杀人抢劫犯江某某缉拿回国、接受审判。
对于这起案件,当时与杜开林共事的南通中院刑一庭副庭长方永梅记忆犹新。“当时这起案件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关注,杜开林担任审判长并主审此案。庭前他起草了两万多字的庭审提纲,理清了全案的脉络。”方永梅说,庭审中有一名被告人拒不认罪,杜开林反复阅卷,终于在海量的卷宗中找到了蛛丝马迹,并拿到了可以“一锤定音”的铁证。对于这起案件,杜开林撰写了80页总计6万余字的判决书。该案宣判后,在安哥拉当地华人区引发了轰动效应,有效提升南通地区和中国公民国外经商生活的安全感。
2018年1月起,杜开林瞄准了人民群众深恶痛绝的黑恶势力。在施某某等18人组织境内多人赴境外赌场赌博、涉案赌资累计超过10亿元等重大涉恶案件宣判后,百姓一片拍手称快。
坚守岗位,
他连续8个昼夜驻守单位
2020年7月起,杜开林调任执行局主持全面工作。他一上任便铆足劲钻研,规范优化执行工作各项流程,取得积极成效,2020年、2021年执行到位发放执行款87.78亿元、91.8亿元,连创新高。加大涉民生案件执行力度,针对涉老人、儿童、残疾人赡养、抚养等案件开展集中执行活动,执行到位6300余万元,出动警力3000余人次,开展集中专项执行活动147次。
2022年4月8日开始,因疫情形势严峻,南通主城区相继实施静态管理、居家办公。作为执行局负责人的杜开林主动留守单位,在办公室一住就是8天8夜。
面对辖区一家法院执行人员因全部隔离无法工作的突发情况,杜开林指挥调度处置该院紧急执行事项百余件,确保“云执行”畅通无阻,消除当事人对脱保、脱封、账户无法解封、领不到执行款的担心和顾虑。
疫情阻挡不了执行步伐,在杜开林的带领下,全市法院4月份执行到位近8亿元,通过云集中、无接触等方式发放执行款近5亿元。
专业过硬,
他的办公室堆成了“书海”
每一个去过杜开林办公室的人,都会对他桌上摞起的“书山”印象深刻。2020年7月杜开林到执行局履新时,法官助理孙宁璞惊呆了:新局长满满几推车的“家什”全是书!
“干一行,精一行。”为了尽快成为执行领域的行家里手,杜开林拿出了在刑庭办案啃“硬骨头”的劲头,利用休息时间把执行领域的各类法规、解释读熟学透。依托信息化技术,他牵头推出以电子卷宗随案同步生成和深度运用为基础,实现节点互通、数据共享、智能辅助、精准管控的“365”全流程执行无纸化办案系统,推动执行工作驶入“快车道”,申请执行人的真金白银加速抵达。2021年,全市两级法院各项执行指标均有显著提升,多项质效考核指标位居全省法院前列。全流程执行无纸化办案系统被最高人民法院向全国法院推广。
“我们要认真学习杜开林同志‘真’的品格,始终做到对党忠诚;学习他‘善’的作为,始终做到人民至上;学习他‘美’的情操,始终做到清正廉洁。”9月6日,南通中院党组书记、院长刘坤表示,全市法院应当以杜开林为学习榜样,从中汲取不断前进的智慧和力量,以忠诚干净担当之笔,奋力书写人民满意的时代答卷。
(南通中院供图 编辑 蒋文嘉)
- 江苏
- 2022-09-06 18:19:13
- 江苏
- 2022-09-06 18:18:23
- 江苏
- 2022-09-06 18:16:36
- 江苏
- 2022-09-06 18:14: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