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讯(记者 高达)9月1日上午,苏州轨道交通8号线济学路站~中间风井区右线隧道顺利贯通,实现双线贯通,距离全线洞通又近一步。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开通后,8号线将与3号线形成“组合环”,苏州即将迈进轨交“环线时代”。
△苏州轨道交通8号线济学路站~中间风井区右线隧道顺利贯通
济学路站~中间风井区间是全线工程建设重难点之一,该区间连接相城区和工业园区,全长1.92公里,其中下穿阳澄湖长度约1.3公里,实测最大水深约3.9米,隧道顶距离湖底最小距离为10.2米。
8号线5标项目经理罗艳平介绍,因湖底局部缺少隔水的黏土层,湖底水系发育,易发生螺旋机闸门密封失效、渗漏或喷涌,且线路正上方存有前期勘探孔,盾构掘进时泡沫剂注入压力、注浆压力过大可能击穿探孔,造成水力贯通,湖水倒灌,安全风险高,施工难度大。
△下穿阳澄湖示意图
在盾构始发前,项目部邀请业内专家对施工方案进行反复论证,对穿湖盾构机进行创新改造,强化防喷涌能力和盾尾密封性,确保盾构推进顺利;采用“远程视频监控系统”,建立有效的信息反馈机制,为保证盾构进洞精度,项目采用双导线及陀螺仪进行定向测量,通过反复联系测量、精准定位,实现了长距离隧道进洞偏差仅10mm;制定应急处置流程卡,丰富应急物资储备,采用无人机和船只每日对阳澄湖水面进行巡视,保障应急救援工作可以及时、有效开展,为盾构机安全顺利下穿阳澄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地形与水系复杂多变的地底和湖底,项目建设者历时178天的艰苦奋战,以“零险情”完美地完成了施工任务。
项目总工程师董远响介绍,该区间左右线两台盾构机分别从中间风井小里程端和济学路站大里程端始发,两台盾构机在阳澄湖底相向平行推进交汇时,通过调整掘进参数、绘制动态掘进图、自制错台监测便捷贴、安装管片拉紧装置、优化浆液配比、强化径向加固等措施,成功完成了湖底盾构小曲线对穿施工,开创了苏州地区湖底盾构相向平行施工的先例。
阳澄湖作为苏州市重要的水源保护地,项目将环保作为盾构施工过程中的重中之重。据介绍,项目在施工作业中精确控制各项技术参数,确保盾构机在下穿过程中不对湖底水土进行扰动;盾尾油脂、泡沫剂、润滑油均采用的是经过活体试验无污染的特殊产品,同步注浆采用的未添加水泥的惰性浆液,防止了施工对阳澄湖水质和生态环境造成影响。
△苏州轨交8号线走向示意图
△苏州轨交近期线网图
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苏州轨道交通8号线起于西津桥站,主要经过苏州高新区、姑苏区、相城区和苏州工业园区,止于车坊站,线路设站28座,全长35.5公里,计划于2024年9月建成运营,是古城外围从西北到东南的骨干线路、湖东地区的南北向骨干线。建成后的8号线将与已经投运的3号线,在线网中构成“组合环”,打造苏州轨交的“环线时代”,更加方便苏州市民出行。
(本文图片由中铁十七局集团苏州轨道交通8号线5标项目、苏州轨交提供 编辑 范文静)
- 江苏
- 2022-09-01 12:53:52
- 江苏
- 2022-09-01 12:51:50
- 江苏
- 2022-09-01 12:50:57
- 江苏
- 2022-09-01 12:5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