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讯(通讯员 邢淑敏 记者 高达)近日,苏州大学纺织与服装工程学院一支学生科研团队,研制出了“会智能形变的热防护服”,这个服装界的“变形金刚”可以根据环境温度进行智能形变,称得上是消防队员的“变形战甲”。
热防护服是是保障工作人员安全的重要屏障,传统的热防护服因注重防护性能的提升,侧重于堆叠材料,在爆炸、火灾、高温液体等事故中,防护服的厚重材料除了让穿着者行动不便外,也容易产生储存热和热应激,对穿着者的皮肤造成二次伤害。这款新型热防护服突破了国际技术瓶颈,在提升防护性能的情况下,更加注重舒适性。
团队主要负责人、研究生二年级在读的潘梦娇说:“面对热防护服舒适性和防护性无法兼得的国际难题,我们团队研发的这款智能热防护服,遇热能自发产生形变,产生复杂的空气层结构,利用静态空气导热系数低的特点,将热防护性提高85%以上。而在常温下,服装自动恢复至最初的轻薄状态,将热湿舒适性提高28%以上。我们还利用自主开发的服装智能设计模式,进行人体工效学的服装四维动体结构设计和非均匀防护设计,使得服装更为合体,满足运动和防护双需求,动作敏捷性好。”
据悉,苏大这支学生科研团队涵盖了从本科生到博士生共九人,从技术开发到市场推广各有分工。在苏州大学纺织与服装工程学院完善的四级双创教育体系下,潘梦娇从本科二年级就开始接触该研究课题,持续展开科研攻关。
在苏州大学纺织与服装工程学院全员书院制新工科人才培养模式下,通过导师制双选,团队另一负责人本科生沈佳昱从大一开始就加入该项目,在谈到为何参与课题时,她说:“2021年全国接报火灾与安全生产事故78.26万起,伤亡3万余人,是守护生命的初心让我更加坚定了做科研的信念。”
在几年的时间里,这支学生科研团队实地走访,足迹遍布北京、江苏、浙江、广东等地,通过对20家相关企业现状分析调研,咨询请教业内专家80余次,真切了解400余名一线工作人员的实际需求,切实解决了传统热防护服的痛点问题。在团队的通力合作、大胆创新下,他们全程参与苏大牵头制定的2项国家标准,获得12项专利及3项软件著作权,发表10篇相关研究论文,助力产品研发。
日前,该款新型热防护服已经在工业、军工、消防等领域进行试用与推广,试用单位包括10家防护服典型企业,南京、唐山等地消防训练和救援队以及相关部队等。试用产品获得了良好社会反馈,预计可将安全防护效率提高30%—50%,得到了市场的认可。
“该智能形变热防护服产品颠覆传统设计,将带来革命性变化。”该项目的指导老师卢业虎在谈到发展方向时表示,目前热防护服的材料由合金丝和芳纶以一定间隔交织而成,未来团队将进一步优化面料和服装结构,开发高分子形状记忆阻燃面料。现在团队正着手与代尔塔(中国)安全防护有限公司、际华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行业龙头企业共同推动产品的研发与产业化进程,助力公共安全产业创新发展。
苏大供图
- 江苏
- 2022-04-28 11:38:48
- 江苏
- 2022-04-28 10:48:13
- 江苏
- 2022-04-28 10:46:33
- 江苏
- 2022-04-28 09:1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