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3日,教育部召开2022年教育新春系列第三场新闻发布会,有两点信息引人关注:坚持普职分流非常必要;各地可合理规划普职招生规模。这表明,普职在招生规模上可以做好“文章”。
当前,普职分流面临“取消”和“保留”的争议,一些代表和委员也呼吁过取消中考后的普职分流。这也是昨天教育部在回答媒体提问时的由头。教育部认为,中等职业教育和普通高中教育协调发展,既可以满足不同禀赋和潜能学生的学习需要,又能够提供多样化的成长成才空间和通道。
客观而言,普职分流大潮中,一些学生和家长受到心理上的冲击,特别是一些成绩不佳的学生进入职高后,在对职业教育和个体前途的认知上出现了偏差。与此同时,中等职业教育学校在教学质量、社会观感上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也放大了普职“临界点”人群的焦虑。“取消普职分流”确实呼应了某种社会心理。对此,教育部直面问题和建言,做出坦率答复,这是值得赞赏的。而就招生规模所发出的信号,也有利于展开探索、惠及民生、减轻焦虑感。
长期以来,“普职规模大体相当”是一个明确要求。但现实中,一些地方的普职招生规模不够合理,一些初中毕业生担心因临场发挥不佳落入职校中的“差校”,使得学生在中考就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这种状况对职业教育的健康发展,也殊为不利。因此,也有学者喊出“推迟”普职分流、待高中毕业再推行的观点。
但无论哪一种办法都有利有弊。取消和推迟,面临更多不确定风险。因此,当此之时,必须如教育部所言,一方面,根据各地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和应用型人才发展多样化需求,合理规划中职学校和普通高中的招生规模;另一方面,最根本的还是要把中职教育自身办好,提升自身的质量,在普职融通上下功夫。这两方面的举措,很有现实意义。
应该看到,一些地方通过下指标,设法提高职校入学率的做法,反而过度传导了压力,增加了学习和考试“痛感”,让人难以适从,应该加以反思和调整。推动中等职业教育多样化发展,形成中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中协调发展的良好局面,回应和满足公众对高质量、普及化的高中阶段教育的需求,通过合理规划普职招生规模,坚守科学的普职比,让初中毕业生获得更多人生出彩的机会,至关重要。这也意味着必须大力提升中职办学条件,加大经费投入力度,加快补齐办学条件短板,让中等职业学校强起来、优起来。
总之,该让所有孩子都感觉到这样“舒适”的氛围:想上大学的孩子有更多底气,同时,优质的职业教育也成为孩子梦想的一部分——2021年山东省中考有2.95万人达到了普高线,他们没有选择上普通高中,而是选择职业学校。这样的例证带给我们诸多启示。
当普职教育协调发展成为大势,普职招生规模获得合理规划,孩子们才能享受到更公平、快乐的教育。
现代快报+ 评论员 戴之深
- 江苏
- 2022-02-23 21:36:20
- 江苏
- 2022-02-23 21:36:00
- 江苏
- 2022-02-23 21:29:05
- 江苏
- 2022-02-23 20:2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