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讯(通讯员 张燕 记者 花宇)心脏就像是人体的发动机,当发动机运转失灵时,心脏“车速”就会减慢,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心衰”。心衰是各种心脏疾病的严重表现或晚期阶段,预后差、病死率高,被称为心血管病的“最后战场”。那么,一旦发生心衰就无法挽回了吗?也并非如此。有些病因非常明确的心衰,通过将病因去除,可以达到临床治愈的效果。近日,南通市第六人民医院心内科团队就通过房颤射频消融术,帮助一名心力衰竭患者恢复了心功能。
“恢复得很不错!老人家您术后一周的心超、心电图结果基本都正常了。”1月22日上午,心内科门诊诊室内,听到周晓兰主任医师的话,前来复诊的袁阿姨(化名)心里的石头终于落地,露出了灿烂的笑容。
2023年10月,袁阿姨出现心悸、胸闷症状,在南通六院诊断为房颤,冠脉造影等检查显示心功能正常,由于种种原因,袁阿姨未接受房颤射频消融术治疗。
2024年1月5日,她再次出现心慌、胸闷、气短且症状加重,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被紧急送往南通六院住院,检查发现其心功能在两个月中竟迅速地“走下坡路”——心脏扩大,心力衰竭,反映心脏功能的指标“射血分数”(EF值)仅28%(正常人EF值在50%以上),心脏亮起了“红灯”!
心内科团队仔细研讨患者病情,考虑患者近期房颤持续、心室率过快,心脏负荷过重,对原定先行左心耳封堵术的治疗策略进行了及时调整,决定先解决“当务之急”——通过房颤射频消融术治疗,解决房颤带来的心脏负荷问题,避免心衰进一步恶化,择期进行左心耳封堵术治疗,预防体循环栓塞。术前精准判断与治疗为患者创造了手术机会。
1月12日,心内科团队在陆齐教授指导下成功实施ICE引导下房颤射频消融术。1月15日,袁阿姨康复出院,继续接受抗凝、抗心衰治疗。1月22日,袁阿姨复查结果提示,心脏缩小、EF值为60%,心功能恢复良好。
周晓兰主任医师介绍,心衰全称为“心力衰竭”,它并非一种特定疾病,而是指心脏功能异常的一种状态,如冠心病、心肌梗死、心律失常、扩张型心肌病等都可导致。得了心衰并不意味着“走到了尽头”,重点是“早诊早治”。
当身体出现以下症状时,需警惕心衰,及时就医:呼吸困难,这是左心衰竭最早和最常见的症状;乏力、运动能力下降,心衰患者经常并且早期就可以出现疲乏无力,运动能力下降等症状;水肿,心衰引起的水肿多先见于身体低垂的部位,比如下肢。卧床患者常表现在腰、背及尾椎骨周围等部位,按压可出现凹陷,严重的患者可出现全身水肿;咳嗽和咳痰,心衰患者常常出现咳嗽、咳白色黏痰或泡沫痰,严重者可表现为咳粉红色泡沫痰或血痰,多与呼吸困难并存。
此外,心衰患者还可有食欲不振、腹胀、肝区痛、失眠、心慌等非特异症状。严重心衰引起脑缺氧时,患者还可出现嗜睡、眩晕、眼前发黑、意识丧失、抽搐等症状。
心衰的治疗不仅包括短期内改善症状,还包括防止和延缓心衰的发生、改善长期预后和减少死亡率。
针对心衰治疗,可以通过积极控制原发病,如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等。如果患者存在可逆的导致心衰的病因,通过对原发病进行治疗,有利于阻止心衰的进一步发展。因无法治愈病因导致的心衰,或已经遗留严重心肌与心脏结构损害的心衰患者,需要长期治疗,控制诱因,如感冒、过度劳累、情绪激动、擅自停药等。此外,还需要遵医嘱进行药物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