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顶部
徐州丰储街:从“粮丰储满”到“人间烟火”

近年来,徐州文旅市场异常火爆。外地游客自称为特种兵,纷纷来徐州打卡。在感受徐州楚风汉韵文化底蕴的同时,也被这座城市的美食所深深吸引。而说起徐州的美食胜地,位于徐州市云龙区的丰储街,绝对是“特种兵”必到的网红打卡地。


老街成游客和市民追捧的美食顶流


每一座城市都有属于它的城市记忆,在徐州人的记忆中,丰储街是一条拥有无数美食小店、体现市井烟火气的街道。


昔日的丰储街是徐州粮行集中地,当年只要走进这条街,随时都可听到抑扬顿挫的粮食过秤报数声,丰储街的名字便来自“粮丰储满”。


岁月更迭,后来这里成为特色便民的菜市街。而现在,它已经是一条非常火的“网红街”了。东起民主南路、西至黄河、南抵解放路,全长三百米的丰储街,如今已是汇集百余家小吃的徐州必吃第一站。


步入丰储街,擦肩而过的是熙熙攘攘的人群。经营二十多年的老店随处可见,丰储街蜗牛、鲜香味美的老味米线,也有咸香酥软的酱猪蹄、香辣可口的鸡柳卷饼、猪头肉火烧……老远就能闻到美食的香味,瞬间让人感受到扑面而来的烟火气,这条老街已然成为游客与市民追捧的美食顶流。



针灸式改造,尊重历史唤醒记忆


作为“彭城七里”示范段的文化东入口,丰储街的升级改造并未走“大拆大建”的老路,而是秉持“尊重历史、唤醒记忆”的设计理念,采用精准“针灸”式改造,让百年老街在保留肌理的同时,实现历史与当下的温暖相拥。


精神内核改造的核心,是让“粮储文化”这一精神内核在当代重获新生。上世纪 30 年代初,沿奎河而来的睢宁、灵璧粮食在此转运,三十余家粮行沿街而立,过秤报数的吆喝声构成独特的市井交响,“船水运粮,客定丰储”的盛景曾持续数十年。如今,这些历史记忆通过设计巧思融入街区肌理。


在功能植入上,街区内新增便民功能服务驿站,粮储主题LOGO、节气元素与专属休憩坐凳相得益彰。驿站不仅为食客提供歇脚之处,更成为讲述丰储街历史的“微型展厅”,让厚重的粮储文化在贴心服务中自然传递。



针对东西入口的空白外墙,设计团队将其打造为“文化画布”,通过彩绘与美陈结合,将“丰储街”名称与“粮丰储满”的寓意转化为视觉冲击力强的打卡文字,既清晰展现街区形象,又为老街注入青春活力,成为游客拍照留念的热门点位。


粮袋、船舵、船桨等主题艺术美陈的设置,更是凝固了“船水运粮”的历史瞬间。这些可触可感的景观元素,将过往的粮食转运叙事化作街头风景,唤醒市民与游客的历史共鸣。


就连街角不起眼的配电箱,也成为文化载体。设计团队以丰储街历史变迁为主题,将老照片转化为生动画面,对配电箱进行统一美化,让市政设施变身述说岁月故事的文化名片。


百年前“船水运粮,客定丰储”的粮食储运中心,如今在微改造下,已经完成了从物质粮仓到精神味蕾的跨越时空蜕变。


留住城市记忆,激发街区活力


从昔日粮行林立的储运中心,到如今小吃云集的烟火街巷,丰储街的三百米路段上,岁月沉淀的历史底蕴与当下鲜活的生活气息完美交融。


这条老街在“不拆不建”的前提下完成华丽升级,既留住了城市记忆,又激活了街区活力。


如今的丰储街,不仅是徐州美食地图上的必到打卡地,更成为彭城七里示范段中,历史文化与现代生活共生共荣的生动样本,让“岁月无声,丰储有味”的美好愿景在街巷间愈发醇厚。

郑阳 云轩



热点
版权所有 江苏现代快报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25 xdkb.net corperation. 苏ICP备10080896号-6 广告热线:96060 本网法律顾问:江苏曹骏律师事务所曹骏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