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8月,在徐州云龙湖畔,珠山数字经济产业园正式开园,伴随首批企业组团入驻,这片土地迎来“重生”。
彼时,这片原规划为文化街区的土地闲置已久,刚交由泉山区招商运营。园区内,一座座“空楼”林立,周围一片“静悄悄”的。一年多时间过去,当我们再次将目光聚焦这里时,发现原本的沉寂之地已被生机活力取代——
在这片湖光山色之中,龙头企业满怀希望筑起港湾,上下游企业纷纷慕名而来洽谈合作,园区食堂、公交专线等配套服务逐步健全……美丽的云龙湖畔,又增添了一处“繁花似锦”之地。
这里的园区不再“静悄悄”
一年多以前,珠山数字经济产业园内还是一片冷清。而如今,随着招引来的一只只“金凤凰”展翅高飞,搅动起了一池“珠山春水”。
对此,园区里有一群“拓荒者”,见证了这里从无到有、从有到优的发展转变。
2023年8月,泉山区委、区政府举全区之力从经济一线抽调人员,组建了珠山数字经济产业园工作专班,高起点谋划、高标准定位,旨在将园区打造成徐州市乃至淮海经济区数字经济发展“新名片”。
起步之初,园区“百废待兴”,面临着多头管理的掣肘,“咋干,就得脚踏实地一步步来!”珠山数字经济产业园工作专班负责人曹玉琳说,他们按照因地制宜的原则,着力将园区优势放大到最大。
“对于不了解企业需求的情况,我们就开企服会一一记录;面对园区企业漏水严重,我们就每个楼实地走访排查,确认漏水点并清点损失,要求物业维修……”作为工作专班中年轻一员的李子豪说,在珠山工作的一年多里,大家都跟随着园区变化一起成长。
园区成立短短几个月时间内,通过全力克服产权移交、管理权限杂糅、基础设施不完善等种种困难,发展已初见成效,完成了园区的产业规划、资产梳理,形成了相关工作机制。
如今,园区发展一年多以来,已有大数据人工智能、低空经济、数字医疗等27家企业注册入驻,带动就业近500人,2024年上半年实现产值近1.1亿元。
“链式”打造产业生态圈
“环境很好,就是少点人气。”回忆刚来到珠山数字经济产业园上班时的景象,徐州市大数据集团不少工作人员纷纷这样说道。
作为第一家入驻园区的企业,徐州市大数据集团见证着园区“从零起步”到“次第开花”的过程,“园区面貌日新月异,新企业的不断入驻,带来更多人流和活力,也为我们企业带来了新机遇。”徐州市大数据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
走进位于珠山数字经济产业园内的360徐州基地展厅,这里展示着来自360集团的各项前沿技术,处处能感受到AI给人们带来的智慧生活新体验。
“当前,徐州正大力发展数字经济,同时珠山数字经济产业园着力打造大数据人工智能产业链,与我们的发展理念不谋而合,园区还有很多生态合作伙伴,这让我们为之心动。”360徐州基地负责人于艳燕表示。
“作为泉山区打造数字经济高地的重要载体,我们围绕比较优势,梳理出了大数据人工智能产业链、低空经济教育培训研发产业链、数字医疗产业链三条产业链。”曹玉琳说,利用园区临湖生态、毗邻中国矿业大学南湖校区等独特优势,园区积极开展产业数字化细分领域项目招引,力争形成涵盖数字产业、数字化管理、数字科教为一体的数字生态圈。
不断探索营商环境“更优解”
“环境最美,精神面貌最美,服务理念最新。”当问及落地园区后的感触,亿泽数智健康科技(徐州)有限公司负责人刘斌连用了三个“最”。
作为一家智慧医疗企业,刘斌起初是因这里优美的环境慕名而来,但在这几个月忙着装修开业的过程中,更让他惊喜的,是园区无微不至的服务,“虽然企业刚刚注册成立,但能让父母安心养老、子女放心工作,打造全龄健康社区管理新模式,是我多年来一直想做的事。”刘斌说,“专班人员就像是我们的伙伴,帮助我们孵化的老师一样,给了我们信心扎根珠山、逐梦珠山、扬帆起航。”
“把企业家当自家人,要知道企业需要什么,我们能帮助企业做什么。”园区专班人员从“管理者”向“服务员”的角色转变,在园区,召开“园区一线就是服务热线”企业家座谈会,研究解决企业问题,已成为常态。同时为打破企业沟通壁垒,园区建立起珠山朋友圈,倾听企业心声,推动园区企业共同成长壮大。
从垦荒、开园,到建起一座新城,作为泉山产业发展阵地的一名“新兵”,珠山数字经济产业园在经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精彩蜕变后,正坚定创新发展,蹚出一条进阶向上的产业“新路”来。
通讯员 泉轩 现代快报/现代+记者 张晓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