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小区车库里又脏又乱,电线就像蜘蛛网一样。现在有了智能充电桩,我们充电方便了,住得也安心多了。”南通市崇川区光明花苑居民张阿姨笑着说道。近年来,南通市崇川区虹桥街道光明社区针对基层反映的民生热点难点问题,切实搭建“有事好商量”协商议事平台,积极服务群众,参与基层治理,推进政协协商和基层协商的有效衔接。
开通民意直达车。部分老旧小区电瓶车乱停乱放、“飞线充电”等现象时有发生,充电安全问题更是居民群众关注的焦点。社区组织网格员、政协委员、“虹新巷尚”管家团成员等开展多次实地走访调查,了解邻里居民的实际需求。“光明新村公共车库停车位有限,目前还存在600多辆缺口。”“光明西村现有3个公共充电棚,可以为150辆电瓶车提供充电服务。”随着小区非机动车保有量增多,一些住户将非机动车停放在小区楼道口、疏散通道等公共区域充电,“飞檐走壁”的电线、横七竖八的非机动车给居民生活带来了诸多不便和安全隐患。
集思广益谋共识。在“有事好商量”协商议事室,政协委员、居民群众、街道职能部门等各方代表围绕“老旧小区安装非机动车智能充电桩”议题积极献言献策。大家提议发动微网格员、邻里理事、党员志愿者等开展现场实地勘查,摸排小区非机动车数量,收集、汇总居民需求形成实施方案。根据维护稳定性、充电便利性、选址合理性的原则,社区居委会联合小区物业、物管会配合街道职能部门,积极对接第三方公司安装非机动车集中智能充电桩。此外,社区要将非机动车充电设施管理纳入日常工作,定期组织网格员、物业工作人员和志愿者对僵尸车辆进行清理,筑牢小区安全“防火墙”。
完善协商全流程。群众利益无小事,协商议事,聚的是民智,议的是民事,惠的是民生。光明社区逐步完善“事前”、“事中”、“事后”三步走的高效议事流程,努力实现协商工作的常态化、规范化、实效化。社区根据协商的建议认真推进、落实落细,以居民现实需求为导向,推动在光明新村、光明西村等老旧小区安装非机动车智能充电桩,改善非机动车充电难、乱停放的难题,让居民放心充电、安心居住,提升群众幸福感和满意度。同时进一步加强社区治理,对小区车辆乱停乱放、环境卫生等进行规范管理,营造干净、整洁、安全、有序的人居环境。
(康琳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