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微企业是稳定就业和改善民生的重要支撑。当前,部分企业仍存在抵押物不足、信用记录不完善等情况,导致贷款难。针对这一现象,江苏多部门创新机制、优化产品,加快为中小微企业增加融资供给、提高融资效率。
【数据跑路 资金流信息平台为企业信用画像】
走进台宁生态农业发展(南京)有限公司的大棚,芳香的葡萄已经挂果。企业今年新增了100多亩大棚,每亩成本20万元,资金需求较大。然而,投入大、回报慢、缺少抵押物,是作为农业中小微企业的台宁以往贷款面临的难题。
台宁生态农业发展(南京)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卞文明说:“原来要银行的流水、水电费发票和各项证明,跑的部门也多,手续繁琐。快的话,一个月能完成就不错了。”
前不久,企业又向银行申请了1000万元贷款。这一次不用来回跑,贷款很快就批下来了。审批提速得益于“数据跑路”。由中国人民银行牵头打造的“全国中小微企业资金流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去年底在江苏上线。通过平台,银行可以及时掌握企业经营情况等重点数据。让过去需要数周才能完成的尽职调查,现在线上就能完成。相关银行业务审批时间缩短50%。
溧水农商银行副行长王锋云说:“通过企业确认授权以后,可以查询并调阅企业的资金流报告,涵盖了企业近三年的资金情况,对我们行评估企业的经营状况和资金需求提供了决策参考,有效提升了我们的办贷效率。”
人民银行江苏省分行征信管理处副处长倪炜说:“这些高质量的信用信息可以有效缓解信贷领域银企信息不对称的现象,也切实解决了金融支持企业发展的‘最后一公里’问题。下一步,我们将推动更多省内地方性银行接入和使用平台,拓宽平台应用场景,惠及更多的中小微企业。”
人民银行江苏省分行数据显示,截至5月末,省内金融机构通过平台累计完成资金流信用报告查询34835笔,为4814户企业提升授信额度309.4亿元,向1061户企业发放纯信用贷款26.4亿元。
【提升“首贷”比例 更好支持初创型企业】
与此同时,江苏丰富各类政银合作产品,加快优化金融供给。省财政今年升级“小微贷”产品,鼓励银行提升“首贷”“首享”比例,更多支持初创型中小微企业。无锡嵘辉高精密模具有限公司是一家科技型小企业,由于没有抵押此前从未申请过贷款。银行在走访中了解到,企业有稳定客户,又新接到了大单,急需资金扩大生产,考察后主动为他们提供了300万元信用贷款。
无锡嵘辉高精密模具有限公司总经理文泽艳说:“信用贷款利率比较优惠,对我们这样的小微企业非常好,300万的资金不到十天就落地了。”
无锡农行新吴支行普惠部总经理吴志红说:“首贷对小微企业起到了信用破零的作用,为今后的融资提供了方便。特别是对科技型的首贷客户,如果是在研发阶段、有亏损的阶段,我们银行也可以给予一定的扶持。”
今年至5月,全省“小微贷”发放规模达到541亿元,支持小微企业1.24万户。接下来,江苏还将打造更高效的政银企对接平台,引导金融机构创新产品和服务,为中小微企业提供多元化的融资选择。
记者│江苏广电总台荔枝新闻中心
郭艺 何斐
供片台│无锡台
编辑│江苏广电总台荔枝新闻中心 张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