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近期美国以各种借口对包括中国在内的所有贸易伙伴滥施关税,严重冲击全球经济秩序稳定。面对复杂严峻的外部环境,江苏作为开放大省、外贸大省,积极贯彻落实中央部署要求,主动以变应变,调优结构、开拓多元市场,同时以更大力度畅通内销渠道,提振消费、扩大内需,以自身发展的确定性应对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
多元市场怎么拓? 内销市场怎么转? 电商平台、金融系统如何助企纾困解难?外贸一线有哪些创新探索?各地市又有哪些实招、亮招?本报今起特别推出《稳外贸 扩内需 增韧性 强信心》专栏,充分反映我省外贸秉持韧劲,迎难而上、劈波斩浪的信心与底气,展现江苏经济强大的韧性与活力。
“我们刚从海南消博会回来,还没来得及休整,就又投入到‘外贸优品中华行江苏站’活动,过几天还要奔赴广州参加广交会。”南京可康户外用品有限责任公司市场部负责人史雅琳的语气中满是斗志。
江苏是外贸大省,经济出口导向型特征明显,刚刚过去的一季度,江苏货物贸易出口9049.9亿元,增长9.6%,尽管开局平稳,但在关税博弈与全球产业链调整中迎接的“风浪”也会更大。为应对外部冲击和国际贸易环境不确定性,我省各方通过促进外贸企业出口转内销、加力拓展多元市场、用好大型展会平台等方式,激活力、提韧性,以内外贸一体化改革推动外贸稳量提质。
打开新航向,平台发力助企“出口转内销”
面对复杂严峻国际形势,国内市场是外贸企业的坚强后盾。
当前,部分外贸企业在出口转内销的进程中,面临着不熟悉国内市场、缺乏运营经验等难题,平台企业是这些企业最好的“引路人”。
“每一秒的迟疑都可能让外贸企业错失良机。”省商业联合会秘书长王波表示,应对当前外贸困境,联合会第一时间联合省商业经济学会,在全网发起“积极扩大外贸商品内销渠道,实现双循环新发展”的倡议,对于受国际贸易影响的商品,在商品引进、柜台销售、货架陈列、资金结算、市场营销等方面给予大力帮助。
为积极响应商务部“内外贸一体化”政策号召,以及省内协会的倡议,江苏多个平台企业启动相关助企计划,助力外贸企业应对国际经贸环境变化——
4月12日,苏宁易购启动“外贸优品振兴计划”。苏宁易购集团副总裁陆耀介绍,针对外贸企业转内销的痛点,苏宁易购开通线上“24小时极速入驻通道”,免除保证金并简化审核流程,商家最快可实现1分钟开店。4月至5月,苏宁易购将在江苏以及广东、浙江、山东等地的外贸产业带核心城市举办线下专场咨询会,提供一对一入驻辅导、运营培训及代运营服务支持,重点覆盖家电数码、家居百货等品类。
渠道是助企的关键。目前,苏宁易购电商平台已上线“国货优选”频道,通过首页推荐、搜索加权、社群营销等方式,为外贸商品提供专属流量入口。“618”期间,苏宁易购将推出“源头工厂直播”计划,联合各地外贸企业开展产地溯源直播,通过直播平台及门店展销同步引流,打造爆款商品。
“我们一直做外贸,缺乏国内的供应链。”面对类似这家服装企业的担忧,陆耀表示,苏宁易购提供“一站式代运营服务”,同时开放全国仓储物流体系,为外贸企业提供仓配一体化服务。
出口转内销,也是一次优选产品、调整结构、推动升级的机遇。
4月13日,汇通达网络宣布全面启动“外贸优品网上行”工程,在旗下AI开放式智慧供应链平台“橙易进货”设置外贸优品专区,向外贸企业开放入驻;开通“拼工厂”“工厂直播”两个特别频道,通过商品订购拼团、工厂直播销售、品牌尾货促销、品牌联合运营等营销场景,推动外贸企业与下沉市场供需对接,让更多“外贸优品”出现在国内消费者家里。
“我们也鼓励内贸企业拓宽信息交流渠道,实现两个市场互相支持、融合,让生产厂商、商业企业、人民群众都能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王波建议,加快推进内外贸一体化,协调各个平台开辟外贸优品绿色通道,利用国内超大规模市场优势,把开拓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结合起来。
开拓新市场,“产业链出海”增强发展韧性
张家港码头一艘艘货轮载着钢铁产品驶向非洲港口,来自盐城的豆类罐头出现在中东家庭餐桌……面对关税壁垒,江苏很多外贸企业“提前做好了准备”,其中最明确的应对举措,就是开拓新市场、增强出口韧性。
企业家们表示,通过积极构建多元化市场,深化与各方产业链供应链合作,不仅为对方发展赋能,也增强了自身韧性。
一季度,我省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6556.6亿元,增长7.5%,拉动全省进出口增速3.5个百分点,占比较上年同期提升1.1个百分点至48.3%。其中,对东盟贸易快速增长,对东盟进出口2435.5亿元,增长22.3%。
专注新型功能纤维生产加工的江苏嘉通能源有限公司认准了东盟这一新兴市场。“得益于完整产业链的成本优势和高标准生产工艺,企业出口业务蓬勃发展,尤其是对东盟市场的开拓步伐显著加快。去年,我们成功打开印度尼西亚市场,出口额达8000万元,全年出口东盟市场超2亿元,预计今年还会有所增长。”公司副总经理陈殿根介绍。
美国对华滥施关税,也进一步推动了医药企业生产的全球化。
从“产品出海”到“产业链出海”,江苏关怀医疗科技有限公司通过全产业链布局和技术创新,已成功开拓多个新兴市场。
“我们不仅出口成品设备,还提供透析器组装设备和原材料膜,帮助当地实现透析器组装的本土化,这种灵活的市场策略使得我们在非洲、金砖国家等新兴市场上具有竞争优势。”公司关务经理凌菊平提供了一组数据:仅今年1月,公司在金砖国家出口额就达446.6万元,是去年全年出口金砖国家总额的23%。
同样是医疗行业,专注于糖尿病体外诊断技术和产品的无锡博慧斯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将目光投向糖尿病治疗需求未满足的非洲市场。“我们研发的博唐平产品,把体积庞大的实验室检验设备‘微缩’成手机大小的便携设备,准确、方便的同时兼顾了成本,也适应当地的市场需求。”公司总经理刘岩认为,“贴近需求”是公司开拓新市场的关键。
助力更多企业加速全球市场多元化布局,江苏也打出政策“组合拳”——加强政策信息服务供给,开展东盟、中东、非洲等新兴市场分析研判,10多场“贸促服务助企行”品牌宣讲活动走进企业,将最新市场动态和政策解读送到企业家手中。接下来,马来西亚、泰国等多国经贸代表团将受邀来访,江苏将组织外贸企业就新能源、智能制造等行业开展对口洽谈。
“公司出口产品享受到相关政策优惠,也让我们更有信心开拓新兴市场。”江苏康辉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进出口业务负责人张丽萍说。
“企业要根据环境的变化不断做出调整,提升自身的韧性和生产的柔性,拓宽产品的销路和市场空间,使得出口产品既能适应发达国家,也能适应发展中经济体。”南京大学教授张二震认为,放眼世界,处处有商机,不但欧盟、日韩等组织和发达国家仍然有很多贸易合作空间,金砖国家、东盟和非洲,市场潜力也很大。外贸企业要不断观察国际市场变化,寻商机、做调整。
用好新平台,展会为桥搭起双向开放通道
从广交会的全球采购热潮,到消博会的内外贸融合盛景,再到进入筹备阶段的进博会,各类国家级优质展会,是江苏外贸企业拓展多元市场的重要跳板。鼓励、组织、服务企业参会,也是我省打通双向流动通道的关键举措。
今年消博会期间,商务部正式启动的“外贸优品中华行”活动,及时为众多外贸企业转向导航。江苏迅速响应,4月19日,集结全省220家外贸企业,引入京东、永辉、淘天等80多家头部采购商,联动200余家专业采购商,共同开启首场活动。
南京可康户外用品有限责任公司深耕欧美市场20余年,如今深刻认识到“单一市场”的风险,全公司上下开启“跑市场”模式,将展会作为打开多元市场的“金钥匙”。在消博会上,他们与来自东南亚的采购商初步接触;在江苏站活动现场,一款专为亚洲消费者体型设计的户外折叠椅,更是吸引了多家商超的目光。
正在进行的广交会上,一个个创新产品成为江苏外贸企业叩开全球市场大门的“利器”。4月21日,南京博尔迈兴机械设备有限公司传来捷报:与德国某公司签下两百万美元订单,其智能化锂电池电钻即将“上架”欧洲近1万家连锁店。“这款电钻能识别不同材质,自动输出对应的‘扭矩’,极大地提升使用者的体验感以及工作效率。”企业董事长杨桂喜介绍。
创新迭代,让江苏智造实现从“替代生产”到“定义需求”的跨越。广交会上,南京企业金城摩托车以“悟空”、LAKO、边三轮等MINI款车型为代表的新品阵列,吸引众多海外客商。“这几款车特别适合东南亚、非洲等新兴市场的道路和消费习惯。”企业相关负责人张圆告诉记者,展会期间,公司已收获巴拉圭、安哥拉、尼日利亚等国近300万美元意向订单。近年来,企业在不断应变中锻造出“越压越强”的韧性,未来将进一步精准对接产能布局与多元市场需求。
此外,线上通道也在打通。记者了解到,“跨境电商赋能产业带·江苏行”活动持续进行中,将为企业搭建线上出海桥梁,下半年还将在中亚、北非举办境外自办展,为汽车零部件等中间品出口开辟新通道。
“‘对等关税’挡不住中国高水平开放的脚步,面对关税挑战,江苏外贸企业需从多维度发力。”中国(江苏)自由贸易试验区研究院院长韩剑建议,江苏企业应积极利用京东、淘宝等电商平台,推动企业内外贸一体化发展,打造品牌、拓展渠道;加大设备更新投入,推动智能化生产转型,提升供应链韧性,增强抗风险能力;积极深度开拓“一带一路”等新兴市场,做大中间品贸易,积极探索离岸贸易等新模式,为外贸发展注入新动能。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王梦然 宋晓华 颜颖 付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