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一场跨越千里的生态大迁徙悄然开启,58头来自江苏大丰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麋鹿,一路向北,奔赴全新家园——天津七里海湿地自然保护区。事实上,大丰已先后向全国25个省市的保护区、繁殖基地等输送麋鹿400多头。麋鹿种群壮大,为何要迁徙?
——我言客户端网友
回答这个问题前,先看看天津是如何迎接这些远方来客的。
日前,随着3辆装载麋鹿的卡车缓缓驶入天津七里海湿地自然保护区,一场意义非凡的旅程终于抵达目的地。天津七里海湿地自然保护区与江苏大丰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举行简洁而庄重的交接仪式。
为迎接这群远道而来的“贵客”,天津七里海湿地自然保护区精心筹备。七里海湿地自然保护区主任田秀静难掩激动:“咱们这广袤的七里海芦苇荡,堪称母鹿天然的产房。小鹿出生后,便能赶上各种草芽冒尖,食物来源十分充足。这58头麋鹿的到来,为七里海湿地注入新的‘生命火种’。等今年麋鹿产仔期结束,保护区麋鹿数量有望突破百头。”
盐城市麋鹿研究所所长解生彬表示:“大丰麋鹿野性十足,我们精心挑选了2公、6母共8头麋鹿放归核心区。七里海作为今年大丰麋鹿向外输出的首站,我们满怀期待,希望今年七里海鹿王能从它们当中诞生。”
自1986年起,江苏大丰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始终肩负着保护麋鹿种群的重任。在多年悉心呵护下,大丰麋鹿种群数量稳步增长,从最初引入时的39头发展至如今8000多头,实现种群的显著复壮。
经过多年不懈努力,江苏大丰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麋鹿种群数量增长规模远超保护区的环境容纳量。然而,随着种群规模不断扩大,对资源的需求也日益增加,有限的保护区空间面临着承载压力。
为有效缓解这一矛盾,同时积极践行生物多样性保护理念,江苏大丰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通过科学规划,开启种群复壮、迁地保护和野化放归“三步走”战略。
“从生态系统宏观角度看,单一区域内麋鹿种群过度集中,可能引发诸如食物资源竞争加剧、疾病传播风险上升等问题,不利于麋鹿种群长期健康发展。”解生彬表示,保护区有计划地开展麋鹿迁地保护实验,将麋鹿迁移到内蒙古、山东、湖南、福建、江西、上海和北京等地,截至目前已输出麋鹿400多头。
这次迁居到天津七里海的58头麋鹿是“三步走”战略的一部分。
迁徙的麋鹿,宛如生态使者,在新家园开启生命新旅程,也为各地生态画卷增添灵动的色彩。“麋鹿在大丰保护区生活已久,尽管环境发生改变,但它们的适应能力令人惊叹。正因为拥有强大的生命力,我们才能让越来越多麋鹿奔赴它们全新的家园。”解生彬说,“将经过人工繁育的麋鹿重新引入自然环境,恢复其野生习性。通过野化放归,麋鹿可以在更自然的生态系统中生存和繁衍,进一步促进种群自然增长,实现生态平衡。”
麋鹿迁徙的生动故事,恰是盐城生态文明进程的缩影。它们不再是濒危动物的象征,更是一张张“移动的城市名片”,传递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麋鹿的每一次“迁徙”,都在为美丽盐城、美丽中国建设书写新篇章,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迈向新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