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顶部
首页 > 热点 > 正文
从柴米油盐里看到幸福刻度

油爆虾、土豆烧牛肉、白菜炖粉丝……热气腾腾的菜肴被摆上打餐台供市民选购,荤素搭配,色泽诱人。近日,位于南京雨花台区赛虹桥街道的小米行大食堂开业,每到饭点,菜香四溢,食客如织。社区食堂面向全龄段居民开放,解决大家“做饭难”的痛点,方寸之间的烟火气,成为“服务于民”的生动注脚。

细看这家食堂的服务,在细节处将温暖值拉满。为把“食事”办到老年人心坎上,街道、社区和运营方做足了工作:菜品一周7天不重样,尽量做到少盐少油和软烂;为了出行,台阶旁改了坡道,卫生间装了扶手;座椅高度、灯光亮度,菜单字号都做了适老化处理,针对行动不便的老年群体,还可以预约送餐上门;面对双职工家庭的用餐需求,食堂开发线上订餐系统与团体配送服务。这个热气腾腾的大食堂,不就是一处可感知、可触摸的幸福生活场景?

投资于人——今年全国两会上的这个新兴提法备受关注。这意味着资金、资源投入将更加倾斜于对人的发展和保障上,加大民生改善力度,让市民从身边实事感受到民生温度,看到幸福刻度。什么是幸福?“我饿了,看到别人手里拿一个肉包子,那他就比我幸福……”在电影《求求你表扬我》中,范伟饰演的杨红旗说出了自己对幸福的朴素认知,就是对柴米油盐的满足。市民对民生政策和政府工作的感知,往往不是来自宏大的抽象数据,而是来自身边的具体事例,比如那碗触手可及的暖汤热菜。

城市的发展,不仅仅是高楼大厦雨后春笋般勾勒的天际线,也应该是寻常巷陌里可感的幸福线。星罗棋布的社区食堂,成为城市细枝末节处温暖的存在,往来穿梭于地铁站与医院之间的微型巴士解决了就医“最后一公里”的问题,从清凉山地铁站到江苏省人民医院的巴士,让病友不再徒步20分钟,公交无缝对接送到门急诊,城市公交的运营范围“破界”进入医院围墙之内,这迈出的小小一步是为民服务的一大步,是“投资于人”的生动实践,这些存在于氤氲的烟火气里,体现在坡道的平缓角度上,印刻在站台与医院的公交轨迹里。柴米油盐的痛点、就医出行的堵点,正因一粥一饭的温度,一步一程的关怀逐步消弭。

当王先生拎着从社区食堂买来的心仪红烧大肉圆,当陈女士从医院门诊楼前坐上公交,免去步行的劳累,让我们明白:幸福的刻度留在柴米油盐里,写在每个人脸上舒展的笑纹里,而这些无数个微小的幸福点,汇聚成为城市幸福生活新图景。(晓雨)


热点
版权所有 江苏现代快报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25 xdkb.net corperation. 苏ICP备10080896号-6 广告热线:96060 本网法律顾问:江苏曹骏律师事务所曹骏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