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蛇年春节是“春节”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后的首个春节。放眼中国,大江南北各地纷纷以“非遗”元素入景添彩,科技与传统完美融合、共启新岁,氤氲的年味显得热烈而浪漫,醇厚而轻盈。非遗与春节的相遇,是一场传统与现代的美妙交融,是中国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的生动演绎。
为何春节能成为一个历久弥新的文化符号?融入个体鲜活的生命体验,春节是具有生活情感和生活理想的日子。一件事物能否长久地为人们接受和认同,看其否具有认知价值和生活意义,每个中国人的心灵深处,都珍藏着一帧芬芳馥郁的春节回忆:是红的喜庆,绿的新生;是父辈烹羊宰牛的忙碌;是回家路上的归心似箭,是家人围坐共享年夜饭的欢声笑语,构成了我们生活最大的底气,也让一年的奋斗有了价值取向——家是烟火生处,年是温情归来。
关于春节的记忆回响在每个人成长的脚步里,镌刻在每个家庭奋斗的印记中,也标注着国家向新向上跃迁的节点。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在春节这个对中国人来说最重要、最期待的设定里,我们尽情感受团聚的喜悦,团圆的幸福,团结的力量,深刻感知个人生活和家国命运的紧密相连。无论是万家灯火的相聚,还是山迢路遥的挂念,心底流淌的情感却始终相通相连,老百姓的愿望很坚定也很朴素,要过上更好的日子。春节是每个中国人心中的情感根脉,凝结着对团圆的渴望,对亲情的珍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走过三千年赓续不绝的历史,春节是内涵丰富的知识体系和社会实践。“百节年为首,四季春为先。”中国农耕社会古老漫长,祖辈生产生活的节奏依从着大自然的节律。殷商时期,春节的雏形在祭神祭祖活动中悄然孕育;周朝之时,迎春之礼仪初现,“孟春之月,东风解冻,蛰虫始振,鱼上冰。”是人们对天地自然的理解;至汉朝,拜年之俗应运而生,表达的是中国人对和谐的珍视;唐宋之际,王安石笔下的“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将一元伊始、万象更新的春节景象穿越千年。春节是我们心中最深处的文化胎记,承载着亿万人民的参与,根植在中华古老深厚的文明之中。
奔赴山河远阔的世界,春节是亘古亘今、日新又新的时代语言。“春节”成功申遗,如何向世界展示春节文化新气象,讲好中国发展新故事,激扬中华文明新活力,成为一个新的时代课题。尝试构建春节新的打开方式,把传统的民俗文化和现代的生活方式链接:外国游客在民俗活动中体会楹联、书法等中国文化;春节宣传短片中巧妙运用AI技术,让古城非遗技术“活”了起来;贺岁档的火爆滚烫、博物馆的接踵摩肩……古老年俗推陈出新,实践形式迭代演化,在越来越多元的场景里,在越来越便捷的媒介中,“春节”盛情不减、底蕴更厚。
世间美好是相通的。春节是千百年前祖先敲下的一个音符,今天的我们以欢度春节的仪式感回应。它所蕴含的团圆、祈福、迎新等内涵,是人类共有、共通、同享的朴素情感,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春节”这个承载着中国人共同的理想和期盼、历经几千年创造和传承的词语,必然会在一个更广阔的时空被看见,为世界文化多样性贡献更多中国色彩。(张华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