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顶部
首页 > 热点 > 正文
新春走基层|高邮金港村来了位研究生“小牛总”

每天上午九点半进行科学饲喂,每周采奶一次并记录产奶量,每两周记录一次采食量并做好饲料准备……这是扬州大学动物科学与技术学院研二学生乔子鑫的一份“任务清单”。

乔子鑫在饲喂奶牛。乔云 摄

在高邮市卸甲镇金港村,有一座扬州大学动物科学与技术学院设立的奶牛“科技小院”。这个学期,乔子鑫和另一名同学“驻扎”小院,当起220多头奶牛的“大总管”。因为和奶牛们“相处融洽”,乔子鑫被当地村民亲切地称为“小牛总”。

“一头泌乳牛每天食用饲料大约20公斤,我每天要带领七八名工人给220多头牛投喂约6吨饲料。”新年伊始,记者在奶牛“科技小院”见到了正亲自上阵挤奶的“小牛总”乔子鑫。

“这头牛叫‘巳巳’。”乔子鑫给记者介绍他接生的第一头小奶牛。“那时是2024年8月底,我刚来的第二天,凌晨三点多和兽医合力迎接‘巳巳’来到这个世界。”他说。

除了照顾刚出生的小牛,乔子鑫还要照顾小牛的妈妈。“母牛的产后护理非常重要,要进行投喂钙棒、打针、红糖水补充能量等,就相当于‘坐月子’了。”

巳巳出生半个月后,由于受凉腹泻,伴有低烧,乔子鑫常常半夜起床查看。“我当时想,这是我接生的第一头小牛,怎么都得照顾好它。”

驻扎奶牛“科技小院”期间,乔子鑫先后接生了30多头小牛,其中一半以上是在凌晨。“我记得还有一头牛是初产,生的时候很费劲,因为难产还用到了助产器,我和兽医费了好大劲才接生成功,这些实践经历都是课本中学不到的。”他说。

“在这里除了学习新知识,还感觉自己力气变大了。刚来小院时,一袋40公斤的饲料都拖不动,现在能够很轻松地将一袋饲料拖到传输带上。在‘科技小院’,我学到了很多。”乔子鑫说。

奶牛“科技小院”落成5年来,科研团队创新成果显著,BM1259巨大芽孢杆菌添加剂提高奶公犊生长性能、低粪便和尿液有害气体排放等项目,都是科研运用到生产中的代表性成果。

扬州大学动物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国家奶牛产业技术体系饲料配制与工艺岗位科学家赵国琦说,“学生们都是科技兴农的积极参与者,他们能够扎根基层,把所学知识直接用到生产中,对农业产业化发展很有帮助。”

通讯员 曹翔 记者 乔云

热点
版权所有 江苏现代快报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20 xdkb.net corperation. 苏ICP备10080896号-6 广告热线:96060 本网法律顾问:江苏曹骏律师事务所曹骏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