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江苏省高校红色文化协同育人暨爱国主义“行走的大思政课”活动在淮安周恩来纪念馆举行。“行走的大思政课”活动把思政课搬进周恩来纪念馆,既是传承和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生动实践,也是推进落实“时代新人铸魂工程”和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的有益探索。
思政课不仅应该在课堂上讲,也应该在社会生活中来讲。从百花齐放的地方文化到热火朝天的生产一线,行进中的中国,都是行走的“大思政课”的素材。近日召开的全省教育大会指出,建设教育强省,需要不断完善“大思政课”格局。江苏文博场馆众多,要充分发挥红色资源育人功能,开发更多“场馆里的思政课”和“行走的思政课”,打造一批“大思政课”特色品牌,切实增强思政课的针对性和吸引力。
上好“行走的大思政课”,要真正“行走起来”,将思政课堂引入历史场景中。在淮海战役烈士纪念馆,重走260米长的支前小道,让青年感受支前群众当年的艰辛岁月;在雨花台烈士纪念馆,重温冷少农等雨花英烈家书,让青年感受烽火背后的家国情怀;在新四军纪念馆里,宋公纪功碑静静矗立,通过诵读碑文,让青年详细了解当年修堤的过程,体悟新四军与百姓的鱼水情深……置身历史场景之中,透过一件件历史文物,让历史故事变得可感可触,推动青年在行走中修品行、立志向。上好“行走的大思政课”,并不仅仅是从小课堂到大课堂的场景切换,更是对思政素材的全方位开掘,结合各地的特色,用好用活红色资源,让我省各类文物资源优势“赋能”思政课、丰沛青年心灵。
上好“行走的大思政课”,不仅要“行走起来”,还要走进青年心中。有的思政课走出了课堂,走进了红色场馆,但由于布展陈旧、展示内容简单、讲解不到位等原因,使得一些青年兴趣寥寥、“一走了之”。要想思政课真正走进青年,要在展陈、讲解等方面用心用情,讲好讲活文物故事。要找到文物故事与青年之间的连接点,找到青年的兴趣点,通过数字技术创新符合青年习惯的打开方式,让青年与历史对话,引导青年去切身体验、去辩证思考,进而产生内心深处的情感共鸣和价值认同。
上好“行走的大思政课”是一个系统工程,仅靠学校力量远远不够,需要社会各方面的参与。要充分调动全社会力量和资源,让更多场馆敞开大门,推动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相结合,汇聚更加开放多元的“大思政课”资源。上好“行走的大思政课”,机制是保障。要全面落实合作共建办学工作机制,构建协同一体的“大思政课”机制,形成“大思政课”合力,推动“行走的思政课”走得更深更实。
中国在行进,思政课也应当与时俱进。上好“行走的思政课”,要在内容、形式上下功夫,还要在机制、队伍上有保障。更多“场馆”打开大门,让青年感知历史、体悟文化,让思政课更加可感可知、生动鲜活,必将使更多青年在行走中受教育、长见识、增才干。
(杨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