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顶部
首页 > 热点 > 正文
【地评线】荔枝网评:砥砺奋进强国路,把更多“民生愿景”变为“幸福实景”

特约评论员/刘鑫

在江苏淮安,当地依托党群服务中心打造“四点半课堂”、老年食堂等特色服务场所,吸引辖区居民前来“打卡体验”,实现大门常开、场所常用、群众常来;在广西南宁,有关部门把就业服务搬到夜市,为用人单位和广大求职者搭建接地气、有实效的交流平台,群众在“家门口”就能找到工作;在浙江嘉兴,老旧小区改造工程加快推进,粉刷墙面、更换地砖、增设电梯以及划分停车区域等方式,持续擦亮居民“幸福底色”......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之际,秋日里的广袤神州大地上,处处都是和谐幸福、昂扬奋进的万千气象,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成果正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中国人民正凝心聚力共赴更加美好的未来。

七十五载风雨兼程,七十五载峥嵘岁月。回溯过往,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依靠全体人民艰苦奋斗、团结奋斗、接续奋斗,我国从一穷二白到全面小康,创造了世所罕见的经济快速发展奇迹和社会长期稳定奇迹,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从打赢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脱贫攻坚战、历史性解决绝对贫困问题,到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教育体系、社会保障体系、医疗卫生体系;从居民收入持续攀升、交通出行更加便利到“中国饭碗”越端越牢、就业形势稳中向好......今日之中国,一个个务实举措、一件件民生实事、一张张喜悦笑脸直抵人心、赢得民心。

中国式现代化,民生为大。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国家账本”里有民生之需、“发展大计”中有民生之重、“安全底座”上有民生之要。循着总书记的考察调研足迹,从“祖国花朵”的抚养教育到“时代后浪”的就业成才,再到“银发群体”的养老就医,惦念关切的是“让人民生活幸福”、念兹在兹的是“老百姓的安危冷暖”。一幕幕动人场景、一句句暖心关怀,既能深切感受到人民领袖枝叶关情的赤子情怀,也能映照百年大党矢志不渝的价值追求。利民之事,丝发必兴;厉民之事,毫末必去。放眼未来,随着经济社会迅速发展,人民群众价值追求更加多样、利益诉求更为多元,紧紧抓住百姓关心关注的“揪心事”“烦心事”,采取更多惠民生、顺民意、暖民心举措,才能推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

推动高质量发展,千条万线,唯人民群众是根本;创造高品质生活,千头万绪,唯民生实事最关情。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抓改革、促发展,归根到底就是为了让人民过上更好的日子。”新征程上,有关部门需要贴近群众,胸怀“国之大者”、心系“百姓小事”,用好调查研究“传家宝”,从最困难的群体入手、最突出的问题着眼,主动走进农村社区、工厂车间听民声、问民需,把改革惠民的方向找准找实。要充分尊重人民群众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把蕴藏在百姓中的“土办法”“金点子”挖掘出来,进一步补齐民生短板、兜牢民生底线,确保各项决策部署贴近群众需求、解决实际问题。要真情服务群众,把保障和改善民生建立在经济发展和财力可持续的基础之上,“做事”不“作秀”,“造福”不“造势”,用心用情用力将更多“民生愿景”变为“幸福实景”。

小至一厘一毫,大到千家万户;近在一朝一夕,远到千秋万代。保障和改善民生没有终点,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奔赴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时代征程,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坚持人民至上的价值理念,突出现代化方向的人民性,看准了就抓紧干、能多干就多干些,激扬“闯”的精神、“创”的劲头、“实”的作风,定能让14亿多中国人民的美好向往都有“现实模样”,谱写出中国式现代化的壮美华章。(刘鑫)


热点
版权所有 江苏现代快报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20 xdkb.net corperation. 苏ICP备10080896号-6 广告热线:96060 本网法律顾问:江苏曹骏律师事务所曹骏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