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顶部
首页 > 热点 > 正文
“一提到大健康就想到泰州”!泰州奋力擦亮“医药名城”名片

发布会现场 方雨婷/摄

发布会现场 方雨婷/摄

7月29日,“坚定信心、鼓足干劲、勇挑大梁——奋力书写‘走在前、做示范’新答卷”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活动第十二场——“打造大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泰州样板’”专场新闻发布会在南京召开。

作为全省最年轻的设区市之一,泰州近三年平均增速位居全省前列,是长三角发展最快的城市之一,今年经济总量有望突破7000亿元。为力争交出一份四年连跨两个千亿元台阶的厚重答卷,泰州将坚决扛起“走在前、做示范”的使命担当,集中力量、集聚资源、集成创新,加快把定位干成地位,奋力推进大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为打造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阵地作出泰州贡献。

“四个定位”,做强大健康产业地标

大健康产业是泰州最具特色、最具优势的地标性产业,是引领泰州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性抓手。作为泰州发展大健康产业的核心阵地,泰州医药高新区也是我国第一个医药类国家级高新区。

经过15年建设发展,泰州医药高新区已初步实现“从无到有、由小到大、渐成规模、发展壮大”的历史性跨越。泰州市副市长、泰州医药高新区党工委书记、高港区委书记叶冬华介绍,截至目前,园区已集聚了1300多家生物医药企业,招引了包括阿斯利康、雀巢、勃林格殷格翰、阿拉宾度在内的14家全球知名跨国药企,初步形成了“4+2”特色产业体系,在疫苗、特医配方食品等细分领域上形成了比较优势,走在了全国前列。去年,泰州医药高新区进入全国生物医药产业园区综合竞争力十强,取得历史性突破。

面向未来,泰州将在做强产业地标、擦亮创新底色、打造示范样板等方面发力。聚焦“医”“药”两大主题,抢先布局细胞和基因技术、合成生物、精准医疗等优势领域,强化与电子信息、石化新材料、现代物流等优势产业间的相互耦合。“预计未来三年,将有40个品种获得药品注册批件,其中I类新药10个,预计新增产值350亿元。”叶冬华说。

聚焦“1到10”的产业应用,重点抓好北大医学部(泰州)医药健康产业创新中心和药物非临床研究中心(GLP)等高层次平台建设,打造全链条支撑、全要素保障、全生命周期覆盖的高水平科创高地。

2022年11月,江苏省委、省政府出台了支持泰州大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明确泰州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医药健康产业高地、全国重要的医药健康创新策源地、引领全国大健康产业改革发展的先行区、践行健康中国战略的样板城市“四个定位”,为泰州大力发展大健康产业增添发展动能。

“三个融合”,塑强健康制造支撑力

制造业是泰州的立身之本,健康制造尤其是医药制造、食品加工是泰州的优势产业。

泰州市委副书记、市长万闻华用“三个优势”分享了泰州健康制造的基本情况。从规模来看,泰州医药制造业规模常年稳居全国地级市前列,其中,中成药建成全国最大的生产基地,疫苗产业集聚度为全国最高,化学药、原料药、医疗器械产值均占全省比重1/10以上;食品加工业去年完成产值877亿元、列全省第2位,营养保健品建成国内最大的出口基地,脱水果蔬加工能力全国第一。

再看企业优势。泰州医药制造业有规上企业163家、上市企业11家、年销售过10亿元企业10家,扬子江药业、济川药业、苏中药业、硕世生物入选中国医药工业百强榜;食品加工业有规上企业279家,年销售过百亿元企业2家、占全省1/3,获评国家农业龙头企业8家。产品优势方面,超过10个化学药产品国内市场占有率稳居首位,蓝芩、蒲地蓝等年销售过10亿元的中成药享誉全国;特医食品注册证占全省比重1/4以上,粮油蛋白、生物发酵酶制剂销量全国领跑,维生素C全球市场占有率第一。

如何利用好并巩固好既有优势,发挥出更大能效?万闻华说,接下来将结合制造强市行动计划,以链群融合、产创融合、数实融合这“三个融合”推进健康制造高质量发展。

去年,泰州大健康产业规上产值突破3000亿元,对照“十四五”末力争达到4000亿元规模还有一定差距。

“根据对产业发展趋势、企业运行态势、项目投入情况的分析,两年内‘跳一跳’完全可以够得到,对此我们有信心更有决心。”泰州市发改委主任陶玲说。

紧盯行业和板块“两个点位”,推动各板块明确发展方向、制定产业规划,形成百花齐放的生动局面。如,姜堰区专题制定了大健康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依托旅游、生态、农业等资源优势,重点发展康养旅游、绿色有机食品等产业。

发力“存量的增量”和“增量的增量”。泰州拥有的大健康企业数量较多,这些企业面对市场需求多元化和竞争内卷化的态势,在产线升级、产品迭代上敢为人先、大刀阔斧。以阿斯利康为例,近两年增资3.7亿元在泰州建设安达唐、安达释两条新产线,投产后预计年产值将达到100亿元。陶玲表示,下一步将深化政企对接沟通,协调做好重磅产品研发申报、产线建设、上市销售,促进产业发展“有水快流”。

强链补链延链,抢占未来产业

从“造物致用”到产业转化,被誉为“第三次生物技术革命”的合成生物学,是21世纪生命科学领域颠覆性的前沿技术之一。今年,省政府也明确将合成生物产业作为10个成长型未来产业之一。合成生物如何赋能大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7月初,在泰州医药高新区举办的一场会议上给出了“参考答案”。现场,6个产业化项目和2个产学研项目进行了签约,总投资超50亿元。

这体现出,积极培育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是抢占竞争制高点、构筑竞争新优势的关键。

高标准规划建设“中国生物发酵与未来食品城”,设立运营生物发酵与未来食品产业研究院、长三角国创中心江苏特医食品研究所、江苏省未来食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等关键平台……这是近年来泰州黄桥发展大健康产业的探索实践。

发布会上,泰兴黄桥经济开发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邵鸣介绍,近年来黄桥经济开发区发挥资源优势、科技优势、人才优势,高品质推动生物发酵与未来食品产业深度融合。一是接上行业协会。与国家CDC、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中国营养保健食品协会等机构深度合作,组织开展特医食品国际研讨会等科技人才活动;二是接来院士专家。聘请陈坚院士、谢明勇院士等一批专家担任产业发展顾问,并引进一批如新型替代蛋白食品、全营养特医食品等科创项目;三是接联龙头企业。与美赞臣(中国)、光明乳业、娃哈哈等企业达成合作意愿,华熙生物华东未来食品生产基地等重大项目相继落户。

邵鸣表示,下一步将以建设长三角最具活力的生物合成新食品原料产业创新高地为目标,定向聚集创新资源,科学配置产业要素,确保“十四五”末产业规模达百亿。具体包括,启动建设生物合成新食品原料创新应用试验区;申报产业标准制定区,以生物发酵与未来食品城整体纳入生物合成新食品原料产业认证体系为抓手,争取设立行业标准驻泰机构,形成产业标准、知识产权等一体化服务能力;打造行业联盟主导区,联合组建生物合成新食品原料行业联盟,依托现有科创载体和产业基础打造“中国生物发酵与未来食品城”区域品牌,以覆盖长三角区域为目标,建设生物发酵与未来食品产业共享工程中心。

新华报业·新江苏记者 黄泽文 万晨

热点
版权所有 江苏现代快报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20 xdkb.net corperation. 苏ICP备10080896号-6 广告热线:96060 本网法律顾问:江苏曹骏律师事务所曹骏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