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江宁区调研一线促整改
答好为民“必答题” 种好脚下“责任田”
“卫生服务中心搬到新城区域,我们老集镇上的人很不方便!”江宁区汤山老集镇居民的“烦心事”,成了汤山街道负责人的“必答题”——在老镇上选址改造建设卫生服务站,满足百姓家门口看病需求。“目前已完成装修改造,10月底向市民开放。”这份“答卷”的落实进展日前在《江宁新闻》上公示。
每人案头一道“必答题”,每人脚下一分“责任田”。今年5月,南京市江宁区委组织全区党员干部开展基层一线大调研,通过实施“千个岗位千道题、百名干部百件事、十个街道十张卷、五大园区五场考”行动,动员全区各级党员干部把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作为重点,带着问题到现场会商、带着办法到一线整改。
解难题暖民心,立行立改见实效
上班族普遍反映“寒暑假子女托管难”,江宁区总工会牵头摸底职工需求,筹划在具备条件的街道、园区及企事业单位开设不少于20家职工子女爱心托管中心。第一批托管中心在这个暑假成了“香饽饽”。
到基层解难题、办实事。江宁区委要求全区党员干部走访服务基层、收集群众困难诉求,每名党员干部每月认领一件以上群众困难事项;各区管单位主要负责人每人认领一项任务,抓好调查研究和检视整改。
与小区居民聊家常,与49名网格员谈心,在秣陵街道太平社区的一场蹲点调研,直击问题症结——“有事找网格员”成为社区多数群众的共识,但网格员还得是“填表小能手”“核查达人”和“文字秘书”,兼职太多导致“分身乏术”,牵扯了不少“进网入格”的时间和精力。
“一些职能部门直接将工作交由社区、网格承担,未落实网格工作事项准入制度,导致网格员任务繁重。”面对这一呼声,区委专门召开网格员座谈会,提出要优化区级“一网统管”平台,拟定“一次性采集”清单,最大范围减少重复采集现象。与此同时,建立反向考核机制,定期组织社区和网格员对各部门到社区“报到”情况进行考核评估,并将此作为年度高质量发展考核的重要指标。
找差距强信心,加压奋进“争第一”
“2023年赛迪创新百强区研究报告”显示,江宁区虽继续保持全省第一,也是全省唯一进榜全国前十的市辖区,但较上年度综合排名下滑1位,这反映出各地激烈竞争的态势。江宁区科技局牵头的这份调研报告“一针见血”指出,创新发展要看“指标”,更要敢于“对标”——比如,深圳市南山区半年新增上市企业8家,相较之下江宁差距仍然较大。
在调研活动中,江宁区各级党员干部已累计为基层群众办理实事1683件,编制以解决问题为导向的调研表142张,形成推动解决共性问题的调研报告69份。
翻开一份份调研报告,深圳、雄安新区、昆山等地名成了“高频词”。“对标先进地区,江宁必须加压奋进。”江宁区提出,坚持“争第一、创唯一”工作导向,瞄准国内外创新型城市中的领先地区,对标国内最强的创新发展强区,加快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示范区。要进一步优化江宁创新发展布局,以紫金山科技城、麒麟科技城为主体,打造一批区域创新发展增长极。
在走访服务企业的大调研中,更能感受到强烈的发展信心。江宁区建立了2530家“四上”企业及其他重点企业走访服务全覆盖机制,区领导挂钩200家龙头骨干企业。目前,已累计走访服务各类企业2491家、走访率98.5%,解决企业问题诉求261个。今年上半年,全区新增个体工商户1.5万户、同比增长27%,新增外资企业72家、同比增长29%。
砺作风鼓干劲,敢为担当“在一线”
到2025年,绿色智能汽车产业规模达到1100亿元,智能电网+储能产业规模达到2000亿元,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规模达到1500亿元……8月8日,江宁开发区产业部门负责人逐一上台,接过目标责任状。
聚力新一轮发展“破局点”,江宁区工信局通过开展调查研究,对标先进地区,力争到2025年,智能电网、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智能网联)汽车、高端智能装备、新型节能环保等优势产业产值较“十三五”期末翻番。
党员干部通过调查研究提出的对策建议,正通过规范程序转化为政策举措,逐项落地落实。江宁区提出,要把小区治理岗位作为培养发现选拔干部的重要平台,区级部门85后、90后干部应主动下沉到社区、小区参与矛盾化解等工作。日前,已有从区级部门、国有企事业单位抽调的12名80后干部,以“小区治理专员”身份下沉街道。
“我们要坚持联系实际开展学习,真正做到知行合一、学以致用,真正把一线情况搞准确、把问题症结搞明白、把对策思路搞清晰。”江宁区主要负责人表示,深化落实党中央关于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的要求,要更深层次地学习运用党的创新理论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全面激发率先之志、担当领先之勇、砥砺争先之能,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江宁新实践中展现新担当新作为。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仇惠栋 通讯员 江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