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中国最长、最富有生态价值的河流,长江承载了厚重的历史文化,也为广大人民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和生计。南通市崇川区位于南通市区,濒江临海,人居环境一流,拥有长江岸线22.5公里。近年来,崇川区通过持续推进长江大保护、黑臭水体整治、透景增绿、污染防治攻坚,让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今日的崇川已从昔日的“人水相争”变为如今的“人水相依”,这里天净水阔,满眼皆绿,城与人与大自然各得其所、祥和安宁。
做足“绿色”文章,推动产业技改升级
各类污染物单位产品产生量、单位产品原材料消耗量、单位产品能耗、单位产品碳排放量均处于国内行业生态环保领域的前5%;将生态设计理念、环境因素引入产品设计,通过设计改进使产品对环境的影响降到最低......对于南通中远海运川崎公司来说,在“绿色”方面受到表彰已经不是第一次。
近年来,致力成为全球海上物流载体最佳提供者的南通中远海运川崎聚焦国家创新发展战略,积极响应政府号召,加入“省级绿色工厂培育计划”。顺应绿色、智能航运发展新趋势,以“低碳、碳中和、零碳”为目标,围绕绿色设计与生产、数字化工厂和智能化制造,不断提升企业科技创新能力,取得多个突破性成果,获得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等多个国家级认定,为企业持续高质量发展注入蓬勃生机和动能。
“公司从创立之初,便从战略高度致力于绿色工厂建设。”中远川崎环保总监张海东说。“绿色发展”理念已深深融入这家船企的骨髓。建厂26年多来,通过技术优势引领行业转型升级、绿色产品助力碳平衡、绿色技术和工艺贯穿产品设计与制造全过程的管理模式,中远川崎逐渐加入中国船舶工业的“领跑者”队伍。
南通任港街道作为中远川崎所在辖区,深入企业落实“首席服务员”制度,鼓励企业持续加大技改投入,着力推动“绿色+”发展,筑牢长江生态保护屏障,协同推进沿江生态修复保护与产业转型升级,全力守护出江入海生态屏障,高质量建设长江口绿色生态门户。
描绘“青绿”底色,打响美丽滨江名片
“南通是长江在江苏奔流入海的最后一道生态屏障,也是‘长江大保护’的最后一棒。对五山及滨江地区进行生态修复和保护,既是回应群众期盼的务实之举,也是共抓长江大保护的必然要求,更是践行‘两个维护’的具体行动。”滨江·幸福驿内,崇川区理论宣讲“青骑兵”任威威正在向广大游客作主题为《让一江碧水向东流》的宣讲。
南通因港而兴,港口一直是这座滨江临海城市的发展引擎。南通港狼山港区曾是全国最大的进口硫磺集散地,由于基础设施陈旧,环保条件跟不上,风一吹,硫磺满天飞,居民对此颇有怨言。为了推进绿色发展,还市民一片绿水青山,南通下大决心迎难而上,拆迁民居和非居2500多户,关停并转“散乱污”企业200多家,大力整治“化工围江”和老港区杂乱差问题,推动五山及滨江地区的面貌焕然一新。
2023年,五一小长假期间狼山旅游度假区累计接待游客突破25万人次,端午假期累计接待游客5万多人次。这一个个喜报的背后,是生态修复后绿色发展引擎在全力启动,“绿水青山”正源源不断地转化为“金山银山”。
“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幸福驿内“青骑兵”的宣讲掷地有声,驿站外浩荡东流的长江和郁郁葱葱的五山交相辉映,游人如织、流连其中,一幅幸福生活新画卷正徐徐展开。
把握“民生”之笔,擘画城乡融合蓝图
“这几年有宅改和新农村建设,还做了雨污分流,现在村里人都很注重垃圾处理,大家越来越讲究环境卫生了。”家住天生港镇街道八一村四组的石建云说道。
近年来,天生港镇街道通过网络宣讲、入户走访等方式,广泛宣传生态环保理念,着力塑造人居环境干净整洁的“外在美”及文明和谐的“内在美”。街道将河长制与文明城市长效管理工作相结合,利用微网格员“人头熟”的优势,广泛宣传河道保护知识,并且注重“家校社”联动共建,以“节水护河从娃娃抓起、与你我同行”为原则,引导广大青少年争做“节水护水”宣传员。
在新一轮宅改深化中,天生港镇街道以打造城乡融合示范村为契机和起点,做优土地入市,盘活闲置资产,建设产业下沉车间,一系列举措做到资源变资产,资产变资金,带动农民就业。农村融入城市,城市拥抱大自然,这里的城乡融合蓝图呼之欲出。
“现在南通的环境好了,政府还给了我们农民就业的机会,我们拆迁小区啊,还深入推行了垃圾分类‘绿色革命’。在小区内设置了垃圾分类回收智能设备和‘爱分类’环保公益基金账户,不仅鼓励我们老百姓不乱丢垃圾,还能让我们有额外的提现收入呢!这真正是实现了环保与民生的双向互惠啊!”家住滨湖新居的徐友兰感慨道。
绿水逶迤去,青山相向开。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是我们共同的事业,让绿水青山成为金山银山,为美丽的长江流域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共绘绿色的底色,共筑美好的未来。
作者:曹枫、史玉婷、戴毓、陈晓霞
来源:崇川区委网信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