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顶部
首页 > 热点 > 正文
樊锦诗人民日报刊文:让莫高精神代代相传

原标题:让莫高精神代代相传(新语·让好声音成为最强音)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把莫高窟保护好,把敦煌文化传承好,是中华民族为世界文明进步应负的责任。数十年来,一代又一代莫高窟人秉持莫高精神,坚守大漠、甘于奉献、勇于担当、开拓进取,敦煌文物事业取得长足发展,是党和国家对敦煌文物事业的高度重视,如春风化雨润敦煌,使得敦煌文物事业有了今天的成就。

作为一名扎根基层的文物工作者,我本就应当自觉投身于祖国的文物事业,正视敦煌石窟面临的问题和挑战,坚守初心和使命,为做好敦煌石窟保护传承工作尽自己应尽的责任。同时,敦煌也塑造了、成就了我,没有敦煌也没有我的今天。

1963年,我毕业于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响应号召,于同年9月1日正式到敦煌研究院工作,开始了我一生的志向与事业。当时,敦煌研究院还叫敦煌文物研究所,在前辈们的感召下,我一方面用我所学,开展石窟考古研究;另一方面,按照组织安排,参与行政管理。经过长时间历练,最终担任敦煌研究院院长。

六十载春秋,一甲子岁月,在日复日、年又年的积淀中,我深刻体悟到,传承历史文化遗产是对历史负责、对人民负责,每一个莫高窟人必须心怀理想、脚踏实地,抓住问题导向、注重细节,践行莫高精神,择一事、终一生,才能成就敦煌文物事业。我也深刻认识到,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管理,既需要青灯黄卷,也需要科学精神,坚持以研究为基础、以法律为依据、以规划为蓝图、以人才为支撑、以永久保护永续利用为目标的科学发展路径,才是取得成绩的关键。

同时,文物工作要与时代同行,上世纪80年代开始,敦煌研究院抓住改革开放的大好机遇,坚持开门办院、守正创新,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一方面做文明的交流互鉴,一方面坚持引入国际先进理念、技术和管理,最终开创了敦煌模式,铸就了敦煌质量品牌,把敦煌研究院建成了世界上敦煌学研究的最大实体,以敦煌石窟为代表的“中国特色·敦煌经验”文物保护模式也已基本形成,并逐步走向国际。

敦煌是我的事业,也是我的第二故乡。服务敦煌是我终生的夙愿,千年莫高是值得奉献的地方。一生能以自己的所学从事自己喜欢的事业,这是我的幸运。60年来,我有幸参与、见证并为敦煌文物事业发展尽了自己的绵薄之力。在大家群策群力、鼎力支持下,敦煌文物事业已真正迈上科学的保护、研究、弘扬、管理道路,莫高窟在文化遗产保护管理方面的有效科学探索,得到国内外的高度肯定和评价。但敦煌文物保护利用弘扬工作是一项系统的工程,也是“永久”的事业。

2019年8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敦煌莫高窟,勉励我们再接再厉,努力把研究院建设成为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的典范和敦煌学研究的高地。作为敦煌研究院的名誉院长,我还要继续奉献、再尽绵薄之力。

我常常说,我们是做了一些事,但这些事都是应该做的。敦煌还有许多事等待我们去做,以后的工作要做得更好。我衷心希望新一代的莫高窟人,更加自觉地肩负起新的文化使命,勇做新时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者、传播者、创新者,让莫高精神代代相传。

(作者为敦煌研究院名誉院长,本报记者王锦涛整理)


热点
版权所有 江苏现代快报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20 xdkb.net corperation. 苏ICP备10080896号-6 广告热线:96060 本网法律顾问:江苏曹骏律师事务所曹骏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