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5日,第33个全国“土地日”主场活动在江苏南京举行,围绕“节约集约用地 严守耕地红线”这一主题解析土地政策、交流典型经验。将全国性主场活动放在江苏,表明国家部委对江苏守“土”有责、守“土”尽责的充分肯定。以有限的土地空间,创造了尽可能多的效益,江苏在土地利用、保护方面有什么好经验?我苏为你揭秘!
土地是万物之本,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最基本物质资源,也是一个地区最宝贵的发展资源。习近平总书记曾经形象地比喻,山水林田湖草是一个生命共同体,人的命脉在田,田的命脉在水,水的命脉在山,山的命脉在土,土的命脉在树和草。全国“土地日”将整个“十四五”期间的宣传主题确立为“节约集约用地 严守耕地红线”具有重要意义。
江苏以占全国1.1%的国土面积承载了6%的人口、创造了10.2%的经济总量,正如江苏省自然资源厅厅长张国梁在活动现场所说:“人多地少、开发强度高的省情决定了江苏必须坚定不移走节约集约、内涵发展之路。”
像保护大熊猫一样保护耕地
食为政首,地为根基。耕地保护,关乎国之大者。江苏人均耕地仅有0.86亩,人均耕地面积仅约为全国平均水平一半。但江苏不仅自力更生解决好全省8500万人的吃饭问题,还为保障全国粮食安全作出了贡献。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苏时说:“这对一个东部沿海省份来说很不简单。”
这背后,是对耕地十分严苛的保护。从在全国率先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耕地保护和改进占补平衡的实施意见,到印发设区市政府耕地保护责任目标考核办法,再到开展永久基本农田储备区更新、强化耕地“进出平衡”工作......江苏几乎每年都会对耕地保护做进一步要求。
在保护的同时,江苏还通过土地综合整治、盐碱地治理等多种方式,补充土地后备资源,提升粮食产量。以国家级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镇——盐城市建湖县高作镇为例,2020年,当地在先前实施的“小田变大田”基础上,大力推进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工作,现已累计净增耕地4200亩。
种田大户孙建告诉我苏:“2014年以前我在家种了50多亩地,近几年高作镇通过土地全域整治,土地的体块面积变大了,水泥路比以前好走了,水路也搞好了,现在我种了300多亩地,地块变大以后,机械作业明显方便了,机械费大大减少,人工也省了很多。”
省自然资源厅负责人表示:“全省现有耕地6141.86万亩、占国土面积38.2%;划定耕地保护目标5990.27万亩、永久基本农田5345.02万亩,完成国家下达的目标任务;粮食总产连续9年稳定在700亿斤以上、粮食自给率达到110.5%。经济大省也是名副其实的产粮大省。”
提质增效 寸土寸金小空间实现大作为
在“寸土寸金”的江苏,工业地块“向资源存量要发展增量”是保持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的重中之重。
通透的办公室,洁净的过道,崭新的无尘生产间......前不久,苏州市苏州维力医疗科创园正式开园,干净优美、井然有序的生产环境,迅速吸引了14家企业入驻。园区创新采取工业上楼的模式,单层厂房变为多层高标准厂房,容积率由原来的0.5提高到2.41,土地利用效率提升近5倍。目前,项目二期同样在推进工业“向上生长”。
维力医疗科技发展(苏州)有限公司总经理徐寿娟告诉我苏:“在二期我们又尝试将生产的厂房提高到九层,最高建筑达到了54米。为什么这样尝试,因为我们在建设一期时,就有一些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进驻,在楼内就可以实现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单元产值可能做到成倍增长。”
“工业上楼”是江苏土地集约高效利用的生动缩影。近年来,《关于进一步推进工业用地提质增效的意见》及其实施细则接连出台,以提高新上项目容积率低限等8项新举措升级工业用地供给方式,为产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拓出新空间。
与此同时,江苏还重点关注“沉睡的土地”,采用政府主导、社会资本参与、原土地权利人自主再开发等多种模式,通过增容技改、收购储备、市场流转、协议置换等,全力推进低效产业用地再开发。“十三五”时期全省完成低效用地再开发70万亩,“十四五”时期计划再开发90万亩。
政策组合拳下,2022年,江苏全省新上工业项目用地平均容积率1.31,同比提高15.9%。2022年底,江苏建设用地地均GDP达33.4万元每亩,单位GDP建设用地使用面积较2020年下降11%。
接下来,江苏将利用好每一寸土地,提升土地的含“金”量,让土地在节约集约中发挥最大效益,推动城市高效内涵发展。江苏省自然资源厅负责人表示,江苏将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节约集约,以更大力度推进存量换增量、地下换地上、资金技术和数据换空间,持续擦亮“集约江苏”品牌。
(来源:评新而论微信公众号 记者/郭奉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