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喜!4月底,长江镇江段首次拍到江豚“孕妈”
生啦!5月10日,长江镇江段的江豚“孕妈”顺利产仔
特约评论员/李金亮
五月,正是江豚繁育的高峰期,一头头江豚以标志性的“笑脸”,腾跃于大江之上,与鸟鱼同乐嬉戏,与岸边人群合拍。这是实施长江“十年禁渔”保护修复生态的真实写照,更生动呈现了长江岸线绿色生态的美丽蝶变。
“江豚时出戏,惊波忽荡漾。”长江江豚的“喜怒哀乐”,一直都是长江生态的“晴雨表”。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长江保护工作。长江沿线各城市将共抓长江大保护摆在战略性位置,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积极助力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保护发生转折性变化。2022年,长江江豚种群数量为1249头,5年数量增加23.42%,长江流域Ⅰ—Ⅲ类水的水质比例已经达到98%,干流水质继续保持在Ⅱ类以上......亮眼的数据,是长江生命力的不断恢复的喜人变化,也是生态修复最雄辩的证明。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推行草原森林河流湖泊湿地休养生息,实施好长江十年禁渔。”长江十年禁渔是党中央、国务院为全局计、为子孙谋的重要决策,是扭转长江流域生态环境恶化趋势的必然要求。各地区、各部门要充分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聚焦生态保护红线,不断强化顶层设计,统筹好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等关键要素,运用多维视角与差异化策略,持续推进水源地保护、工业园区污染防治、重金属污染治理等关键环节。同时,要充分利用好数字技术手段,采取“非接触”执法检查、“帮扶式”执法服务、“科技化”执法督察等方式,共联共建生态信息监管“一张网”,充分调动起全社会参与生态保护的积极性,进一步拓宽群众生态保护参与度,有效弥补基层生态环境执法监管的短板和盲区,不断增强群众对美好生态环境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守护“长江微笑”,既是一场攻坚战,也是一场持久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生态环境根本改善不可能一蹴而就,仍然需要付出长期艰苦努力,必须锲而不舍、驰而不息。”放眼全局,长江岸线辽阔,地貌和气候复杂多样,各地生态基础、自然资源分区各异,建设“生态长江岸线”,考验着长江流域11个省市队伍“不动摇、不松劲、不开口子”的韧劲和协调共进“齐步走”的治理能力。持续推进生态文明教育提升、污染防治攻坚、大气环境和水环境质量改善,多措并举,一年接着一年干、一事续着一事成,稳扎稳打,方能管长远、见成效。(李金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