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顶部
首页 > 热点 > 正文
绚丽青春,江苏青年不负韶华激扬奋进力量

五四青年节到来之际,第18届“江苏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名单揭晓。他们当中,有扎根基层、逐梦沃野的致富带头人,有求是创新、引领突破的科技工作者,有投身志愿工作、服务西部的支教团队……新江苏·中国江苏网走近江苏青年代表,看他们在奋斗的青春中绽放出自信自强、刚健有为的精神风貌和青春光彩。

以青春之我,筑梦乡村振兴

“春到山联村,来一趟说走就走的旅行!”第18届“江苏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无锡市山联村党总支书记、主任朱虹在村里忙前忙后。“五一”期间,山联村里水边民宿、农家庄园、露天营地都迎来不少游客,乡村旅游红红火火。



带有江南水乡气息的山联村,呈现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景象。但在十几年前,山联村是个名不见经传的贫困村,当初的荒山坑地与如今的美丽风貌有着天壤之别。

2008年,山联村开启新农村建设,当时朱虹就意识到建设的核心就是要走生态优先发展的路子。在朱虹看来,山联村的民居和院落错落有致,又有适合发展的红豆杉等特色产业,要从改变村容村貌开始,让山联村摘掉贫困的帽子,带领大伙共同致富。

从设计规划发挥独特资源优势,到发展观光农业、生态旅游再现“田园牧歌”,如今的山联村已跻身全国第一批美丽乡村。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厚植爱农情怀,练就兴农本领,在乡村振兴的大舞台上建功立业,为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青春力量。”朱虹告诉新江苏记者,“聆听总书记对青年的殷殷嘱托,更加感觉到‘江苏青年五四奖章’沉甸甸的力量。身在乡村,一定要继续为山联村发展作贡献。”她表示,今年将整合村里闲散土地,建设高标准农田,真正把生态优势转换为经济优势、发展优势,让村民们乐享更具舒适度的和美乡村。

奔跑在科研一线,让青春向阳绽放

“要做好青年人群体榜样,必须肩负更多责任感和使命感。”得知获得“江苏青年五四奖章”,南京理工大学智能计算成像研究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左超激动万分。



作为科研人员,左超扎根计算光学成像与传感技术领域,致力于创新机理探索与关键技术自主研发。他带领南京理工大学“智能成像实验室”取得多项科技创新赋能企业发展,助力民族品牌加速崛起。

“传统光谱成像机理和图像传感器已无法满足多维高速成像的应用需求。而计算光学成像技术的出现,为突破传统成像技术的诸多限制性因素提供了新思路。”2020年,左超带头成立了南京理工大学智能计算成像研究院,研制出世界首台非干涉多模态定量相位显微镜、中国首台商业化数字全息显微镜与无透镜全息显徽镜等,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

作为高校教师,左超常常鼓励学生们要抱着敢闯敢拼的态度勇闯科研“无人区”,以青春活力撬动科技成果更高“含新量”。“中国在国际上越来越彰显出大国风范,有理想、有信念青年人才大有施展才能的舞台。我相信,奔跑在科研一线的工作者们,必定为国家科技发展贡献更多力量。”

使命在肩,为原创新药研发贡献青春力量

归国用所学报效国家,是南京医科大学药学院教授、博导赵宸笃定信念做出的“青春选择”。



2021年,赵宸作为高层次引进人才入职南京医科大学,致力于开拓重大疾病药物研究和新药临床试验中的机理性定量系统药理(QSP)模型模拟技术。“在药物进入临床试验前,QSP模型和虚拟临床试验可以高效地将给药剂量、给药周期、组合治疗策略、生物标志物及适用人群等进行‘预演’,选择和设计出最优方案,这大大提高了药物在临床试验阶段的成功率,缩短新药开发时间。”赵宸说。

“QSP在海外已发展十余年,如果国内不及时进行探索和发展,很有可能未来会被‘卡脖子’。”回国后,赵宸迅速建立多学科研究团队,带领十余位学生积极开拓和探索多个方向,一批重要成果逐步形成。获得第18届“江苏青年五四奖章”荣誉,赵宸感到十分荣幸和自豪。“为中国新药创制添砖加瓦,创建国家的自主创新平台,支持原创新药研发,培养出一批高层次的本土人才,是我奋斗努力的方向。”

8年、8000里,微光成炬点亮梦想

从江苏到祖国西部,最远8000里的距离,南通大学“莫文隋”研究生支教团把三尺讲台搭在一处“特别的地方”。他们追随“莫文隋”扶危济困的品德,与支持西部基础教育事业相结合,在青海省贵德县、新疆伊宁市博扬志愿情。八年支教接力,来自祖国各地的团队成员怀抱共同梦想,青春在西部大地上火热实践。



扶贫先扶智,一届届志愿者挑起重担,组团式承接一个年级教学,保障每位孩子、每门课都不掉队。“莫文隋”研支团深耕西部基础教育事业,招募8届52名志愿者,教授超过5000名学生。

“作为正在青海支教的志愿者,研支团获得‘江苏青年五四奖章集体’的消息让我们无比振奋,对我们是莫大的肯定,也是对江苏广大青年志愿者的肯定。”第24届南通大学莫文隋研究生支教团团长韦婧告诉新江苏记者,“正是一届又一届的传承接力,让‘莫文隋’之花在青海高原、伊犁河谷生根开花。”她相信,“莫文隋”研支团每一位志愿者将迎难而上、笃行不怠,以永远饱满的热情在西部基础教育一线苦干实干。

创新报国,让“复兴号”驰骋在雪域高原

“这是对我们的褒奖,是鞭策,也是对我们坚持科技自立自强、以创新突破践行使命担当的肯定。”知晓团队获得第18届“江苏青年五四奖章集体”荣誉时,中车南京浦镇车辆有限公司川藏铁路拉林线“复兴号”动车组项目总体设计师徐涛难掩激动。



拉林线工程位于西藏东南部,地处高原地带,超低温、强风沙、桥隧多、空气稀薄、紫外线极强,给项目研发施工带来不小挑战。“除去地理环境因素,最大困难是时间紧。原本研制周期需要18个月,团队在保障质量的同时加班加点,只花了7个月就将车辆交付使用。”徐涛说。

2020年11月拉林线工程项目启动,团队58名成员开启全力冲刺模式。对徐涛来说,已记不清和同事们多少次开会到深夜,只为论证方案的可行性。2021年5月,动车组进入到型式试验阶段。“时间紧迫,生怕试验出问题影响试运行。那段时间,我和团队一直驻点高原,面对系列高反团队内没有一个人申请回去。”

功夫不负有心人。2021年6月25日上午,拉林线“复兴号”动车组正式通车,历史性实现了“复兴号”对31个省市自治区全覆盖,结束了藏东南地区不通铁路的历史。

最近,徐涛正带领团队开展面向长三角互联互通的智能城际动车组研制。“创新报国,是我们作为年轻一代应有之责。我们定会继续努力,提高中国制造的影响力。”

新江苏·中国江苏网记者 童棹凡 黄泽文


热点
版权所有 江苏现代快报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20 xdkb.net corperation. 苏ICP备10080896号-6 广告热线:96060 本网法律顾问:江苏曹骏律师事务所曹骏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