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的姜堰,新材料产业加速“破圈”。坐落在泰州市姜堰区蒋垛镇的泰州市新材料产业园热火朝天,一派兴旺景象——全国的钢厂、地质钻探、煤炭开采等行业领域企业所需的2000多种高温耐火新材料产品10%来自这里。
今年头四个月,该园区实现开票销售20亿元,同比提升了12%。这份亮眼的“成绩单”透析出“当家”产品恢复“元气”,起势而进、聚势而强、乘势而上催生了新材料产业“后备箱经济”。
起势: 链式布局,靶向发力
新材料产业是姜堰区新装备、新能源等七大产业集群的“后起之秀”。
姜堰区提出以“链式”思维助力新材料产业厚积薄发。同时颁布“链长制”实施意见,聚焦产业链图谱、技术路径图谱、应用领域图谱、区域分布图谱。加大服务企业力度,打造新材料产业发展新高地。
新材料产业园地处姜堰区蒋垛镇,作为第一责任主体部门,蒋垛镇为产业园的长足发展甘做“带刀侍卫”,疏理园区发展中的堵点,为园区解决用工等矛盾和问题20多条,引导企业抢订单、忙生产,让更多企业“跑”起来,主动出击。
作为牵头部门,姜堰区发改委专门制定“妈妈式”服务,以优惠政策和贴心服务,助推新材料产业爬坡过坎,稳进提升。同时将涉及13个部门27个科室的280多件办理事项流程优化组合为18个环节,合力推动新材料产业向上而攀,向新而行。
据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园区内28家企业采用“线上+线下”等抢跑措施,抢得订单从一亿元到五亿元不等,有的企业订单已排到今年底。
聚势:结盟联姻,集群发展
“投资姜堰,更容易抱团取暖,共享客户,更容易集中采购,降低成本。”泰州市锦耐新材料有限公司董事长吴士敏一直忙碌不停,他不仅要经营自己的公司,还要为园区40家企业跑订单。
“我是产业联盟副盟长,有责任不让进园的企业掉队落伍。”吴士敏说。
他的话并不无道理,作为中国耐火行业协会常务理事,自从2016年来姜堰投资以来,开票销售一年一个台阶,从当年的3000万元到去年的近两亿元,他用人脉和产品“种草”中国市场,新材料产业园创立产业联盟,园区企业选他当“副盟长”,当仁不让。
抱团发展成了产业园最鲜明的成色和底色。相互补链、延链,共同叩开中国市场。亿元企业泰州市旺鑫新材料有限公司总包了国内一家钢厂的滑动水口系列产品订单,由于订单量大,企业主动向同行分“蛋糕”,江苏盛耐新材料有限公司从中分得2000万元的订单。“签定一份合同,带来一批产品,激活一群企业,园区就象一个大家庭,有难同当,有钱同赚。”董事长查新光直言不讳。
产业联盟定期分析运行情况,共同解决企业发展难题,前几年,受疫情影响,联盟企业专门制定了集中采购原辅材料,集中送货上门,从而减少了园区企业的运行成本,助力企业弯道超车。
产业联盟还聘请3名产业领军企业负责人为园区“编外”招商形象大使,仅这一块就吸引盛耐、中孚、科博力等30多家企业在园区安家落户。
乘势:做强引擎,提升能级
为让新材料产业加快扩大中国市场的“美丽版图”和海外市场的“处女地”,姜堰区倾力打造新材料产业的能级和发展空间。
产业链联盟市场链,园区6家龙头企业共同开拓市场,新增国内5个市场,并与全球排名第三位的生产供应商奥镁公司开展合作,拓展海外市场。供应链联动生产链,与中耐材行协会、中国钢铁协会挂钩,承办信息发布和高端学术研究,在姜堰区召开原材料供应商春季年会。服务链联合产业链,招引一家物流公司和3家商贸企业入驻园区,已有42家小规模纳税人企业配套服务园区。科技链联姻人才链,组织园区企业赴武汉科技大学洽谈,分别签订人才引进、成果转化、科技服务等协议,已建成两家研究生实践基地、建成新材料研究院、博士工作站。招商链联结项目链,组织园区企业赴苏州、南通、上海、浙江、山东、福建等地对口招商,共招引高端新材料产业亿元项目10个。
政企联手“出海”拓市场。今年3月份,姜堰区招商团队“出海”跑市场,抢订单,拼发展。先后与法国、德国、意大利等新材料企业巨头、巨浪集团、阿格亚公司达成明确合作意向,为加速全区新材料产业迭代升级注入新动能。
(泰州市姜堰区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