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顶部
首页 > 热点 > 正文
“喜迎二十大 共祝祖国好”特别报道⑥|坚定文化自信,礼赞伟大时代

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最能代表一个时代的风貌,最能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文艺工作者是铸造灵魂的工程师。这个国庆长假,让我们在《好一朵茉莉花》的动人旋律中,聚焦江苏一批文艺工作者,感知他们在文化强省建设中的铿锵脚步,体悟他们对伟大祖国的深厚情感。


石小梅

石小梅


石小梅:共和国同龄人的“四个见证”

国庆前夕,原创大型柳琴戏《窑湾往事》完成首轮响排,作为该剧导演,昆剧表演艺术家石小梅已在徐州的剧组待了一个多月,“国庆节可以回南京稍事休息了。”她笑着说。

出生于1949年的石小梅是共和国的同龄人,早已退休的她却一直退而不休:成立石小梅昆曲工作室,创立“春风上巳天”演出品牌,走进北大校园传播昆曲,上B站直播说戏……只要登上那方氍毹,石小梅就是“永远十八岁”。

从全本《桃花扇》《牡丹亭》《白罗衫》,到“一戏两看”《桃花扇》,再到《观图》《哭秦》《春江花月夜》《世说新语》等原创折子戏,退休后的石小梅始终保持着旺盛的创作活力。2018年3月,石小梅全本《桃花扇》封箱演出,在江苏大剧院创造了昆剧演出三天门票售罄的奇迹。

传承,是戏曲这门古老艺术绵延千年的生存路径。作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昆曲传承人,石小梅身体力行“传、帮、带”。

退休后,石小梅陆续收了5个徒弟,将自己身上的3台经典大戏《桃花扇》《牡丹亭》《白罗衫》悉数传给了学生。钱振荣、施夏明、周鑫几位徒弟对这3台戏早已烂熟于心,就连她的跨界女徒弟、越剧小生李晓旭也移植了《桃花扇》中的一折《惊悟》。

传戏之外,石小梅还在台上带着年轻人一起演:和几位学生同台演出《白罗衫》,和施夏明分别饰演《牡丹亭》上下半场的柳梦梅,和徐思佳在《春江花月夜·乘月》中搭档演出对手戏……“老师带着同台演出,无形中就在传授一种表演理念和审美,年轻人会成长更快。我年轻时和上海的昆剧艺术家张洵澎同台演出《牡丹亭·惊梦》,就从她的眼神、身段等表演中领悟到许多台下学不到的东西。”

适逢国庆,谈起毕生热爱的昆曲事业,石小梅归纳为四个“见证”:

“我虚十三岁进戏校,从艺六十多年,我见证了自己从一个完全不知昆曲为何物的小姑娘,最后爱上昆曲,一辈子就做了这么一件事!我觉得自己很幸运。”

石小梅也见证了昆曲的低谷时期,传字辈老艺人艰难生存的困境。

当然,令石小梅兴奋不已的是,昆曲在新时代获得了新生。“我见证了在党和政府对传统文化的重视以及大力扶持下,昆曲从‘一出戏救活一个剧种’发展到今天全国有八大昆曲院团,一代代昆曲演员传承有序,江苏省昆剧院第五代小演员已经可以演大戏了。”

最令石小梅开心的是,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喜欢昆曲。她坦言:“我见证了在一代代昆曲人努力下,昆曲迎来了新的辉煌!以施夏明为首的省昆第四代青年演员们,创作出了《瞿秋白》这样的现代戏精品!”


章剑华

章剑华


章剑华:完成壮阔时代交托的使命

2019年国庆,《大江之上:长江大桥建设三部曲》出版;

2020年国庆,《世纪江村:小康之路三部曲》面世;

2022年国庆,《振兴路上》正在付梓,《向苍穹——中国天文发展三部曲》正处于紧锣密鼓创作中……

该把怎样的故事献给中国?江苏省文联主席、著名报告文学作家章剑华回想起2018年末,一桩大桥的新闻让他心潮翻涌:27个月的全封闭维修改造结束后,南京长江大桥向公众开放3天,吸引了数万人参观!青年时的记忆在心头泛起:携三五好友,直奔中国人的“争气桥”。

“既是重大题材,又有百姓关注;既是江苏题材,又有全国意义;既是现实题材,又有历史纵深。”这是章剑华报告文学的选题之“严”。

“故宫”“大桥”“小康”等耳熟能详的“三部曲”,均栖于多重标准的交集之上。1936年,第一批故宫南迁文物抵达南京朝天宫,志在存续民族文脉。1968年,长江上第一座由中国自行设计和建造的公铁两用桥南京长江大桥建成通车。费孝通《江村经济》中调研的吴江开弦弓村,则以百年曲折演绎小康之路。借助长河式的三部曲书写,章剑华在时代的律动之中凝眸往昔,他试着通过“我们如何一路走来”,启迪“我们未来之路怎么走”,他写出了具有深刻逻辑的中国故事,也展现了深情厚重的江苏气派。

“报告文学在最基础的真实性之外,还要有在场性、文学性、可读性。”为了尽可能重返历史现场、还原特定时空的气韵,章剑华除了查阅大量图书档案,还格外注重第一手资料的收集:

2019年春节,冒着大雪探访武汉长江大桥,第一次看到大桥内部的壮观结构,震撼不已。回到南京,抢救性地采访了一批南京长江大桥建设者。先后8次到访开弦弓村,一次次座谈、访谈、反复提问,尽最大的努力为历史留存底稿……

“我们这一代人,实际‘活了上千年’。”50后的章剑华常感叹他的一生胶囊般浓缩了新中国的成长。从童年记忆里没有电的“原始”生活,到如今中国跃居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他也在好奇:时光的魔术背后,密码是什么?

“是奋斗。”

这一密码,将继续在新的故事中成为闪光的内核。章剑华兴致勃勃地“剧透”了他的两部新书:与爱徒孟昱合作的长篇报告文学《振兴路上》即将出版,讲述的是江阴山泉村如何书写逆袭神话。还有手头上的《向苍穹》——很多江苏人还不知道,现代天文学叩问苍穹的“原点”正是江苏——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是中国人自己建立的第一个现代天文学研究机构。新书中,紫金山天文台前台长常进,中科院院士方成、崔向群等江苏籍科学家将悉数登场,璀璨星辰般闪耀于文学的苍穹。

今年7月,紫金山天文台宣布,我国第一颗综合性太阳探测卫星——先进天基太阳天文台(ASO-S)将于10月发射。“如果不是因为疫情防控需要,我一定会去酒泉卫星发射现场!”章剑华遗憾道。但隔着屏幕,不妨碍他保持“在场”。他将依然去见证、去书写、去完成壮阔时代交托给文学家的使命……


邹英姿

邹英姿


邹英姿:把运河“绣”进节气里

“我要把运河绣进下一个节气里!”这个国庆节,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苏绣非遗传承人邹英姿依然俯身在绷架上,一针一线地绣着她的“节气”系列。刚刚带领100人的团队完成了莫高窟标志性建筑《九层楼》双面绣创作,好不容易歇下来,行走在苏州街头时,她又被大运河上来来往往的船只触发了创作激情。

6岁时由母亲教着穿针引线,长大后从助理工艺美术师逐渐成长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70后邹英姿不仅独创了“滴滴针法”,还将精巧的刺绣技艺融入重大题材创作中,让苏绣在新时代焕发出更加耀眼的光彩和魅力。

2019年,邹英姿带领12名绣娘,每天耗时13个小时、共绣制470多万针,完成了长2.09米、宽1.30米的苏绣《开国大典》;2021年,她和苏州工笔画家华彬共同创作《瑞歌百年》,在红船周围,用细平绣、细乱针、散套针、抢针、滴滴绣等不同技法绣出百只姿态各异的鸽子,整幅作品熠熠生辉……每每提起这些“心血之作”,邹英姿依然心潮澎湃。那些扛着相机去上海和嘉兴南湖采风的认真、日夜赶工以至于用眼过度的努力,以及看到作品完成后的喜悦,在邹英姿看来,就是一名艺术家“不忘初心,砥砺前行”的最好证明。“真正的艺术是艺术家内心深处的一种‘潜意识’,保持天真烂漫,保持那颗‘初心’,与时俱进,才能与未来对话。”

如何让博物馆的文物“活”起来?清末民初在敦煌藏经洞发现的唐代刺绣《凉州瑞像图》,是流失在海外的遗珍。几年前,邹英姿开始按原比例、原技法对它进行复绣,完成之后无条件捐给敦煌研究院,以这种形式让它“回家”。“这是我献给祖国母亲的一份礼物,我为此准备了五年。我觉得,人在有限的生命中,要多做一些有利于国家的事情。”用刺绣语言给古老的文物注入温暖的情感,她的另一幅刺绣作品《时间都去哪儿了》“对话”青铜器,也被苏州博物馆收藏。

这些年,邹英姿的绣针频频与传统文化连接,在她的一针一线下,二十四节气有了“苏式表达”。《夏至》呈现电线杆和一群充满生命力的麻雀;《谷雨》用滴滴绣的短针脚勾勒出江南春雨的线条;到了《春分》,她大胆地将苏绣和新鲜的泥土黏合在一起,表达自己对于保护本土文化的思考;《立冬》里,则有她在多次考察田野后绣出的一粒即将萌发的“稻谷”。在邹英姿看来,二十四节气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凝聚着中华文明的智慧。这幅《立冬》也是她献给北京冬奥会的作品,“稻谷在土地里厚积薄发,象征着中国运动员赛场上的拼搏精神,它还有个名字叫‘大地之眼’。”

在邹英姿的作品中,既有“厚重”的历史文脉,也可见“清新”的江南文化。她说:“我们对艺术的态度,就是要有自己的思考和审美,然后努力‘开出花儿来’!花的芬芳,是创新也是传承。”


罗 周

罗 周


罗周:展现先辈绽放的信仰之光

这个国庆假期,江苏省戏剧文学创作院院长、国家一级编剧罗周的日程表是这样安排的:在单位值班,修改小剧场昆剧《四次会议》,修改红色题材淮剧《潜行者》,创作粤剧《张九龄》……

9月15日,罗周编剧的锡剧《烛光在前》刚刚斩获第十七届文华大奖,还没等喘口气,好好体味一下成功的滋味,便又马不停蹄投入到新剧目的创作中。迄今为止,80后编剧罗周已完成百余部剧目创作,二度获得中国编剧最高奖“中国戏剧奖·曹禺剧本奖”。但对年轻的罗周来说,最令她骄傲的还不是这些荣誉,而是她能投入到一批红色题材的创作中,以一个年轻编剧的视角去挖掘历史,感知初心,自己也在创作过程中获得了巨大的精神能量。

从以雨花台革命烈士丁香为原型创作的现代越剧《丁香》,到昆剧《瞿秋白》、话剧《新华方面军》,以及这次获得文华大奖的锡剧《烛光在前》,罗周的红色题材创作最迷人之处在于,她对人的刻画、对人性的开掘、对精神的提炼,展现了革命年代一批年轻人对光明的向往、求索和为美好的新中国勇于献身的精神。她以作品和那个年代的青年对话,也和自己对话。

红色题材作品,因为大多史有其人,故而创作时要特别注意把握史实。罗周以格外严谨的态度,搜集阅读大量史料。创作《瞿秋白》,她多次赴常州实地采风,阅读了数百万字的史料。创作《烛光在前》,她根据《张太雷年谱》和其女张西蕾的回忆录,给张太雷的妻子陆静华做了事无巨细的人生年表。写《新华方面军》,她除了查阅书籍资料,还翻阅了数以千计的《新华日报》老报纸。随着阅读和思考的深入,革命者真挚的灵魂、崇高的人格扑面而来。“学习的过程,也是心灵一次次被冲击、被洗涤的过程。”罗周动情地说,“翻阅那些史料,感受到革命烈士不再遥远、不再陌生,他们是一个个热情奔走在这片土地上的生命,为了振兴中华,为了后人的幸福生活,用尽全力地去战斗。”

高贵的人格、坚定的信仰,在罗周笔下化为一个个鲜活生动的人物形象。《瞿秋白》中,慷慨高歌《国际歌》、八角亭前从容留影、谈笑自若“此地甚好”……将一个高贵、浪漫、通达、快意的无产阶级革命者形象栩栩如生地展示在昆曲舞台。最让罗周难忘的是,《瞿秋白》演到秋白端坐就义时,观众们都在静静地流泪。“台上台下,大家听着《国际歌》流下热泪。”这一刻,罗周心里也是一片澄澈。“原来,死亡并没有那么可怕。为追索光明慷慨赴死,百死何惧?百死何憾!这就是信仰的力量。”

“红色题材剧目之写作,关键在于关注人物的内心、情感,通过书写时代洪流中的个体命运,去理解、展现家国情怀。”罗周认为,编剧创作切忌概念先行、预设套路,尤其是红色题材创作,更要防止概念化、套路化。瞿秋白、张太雷这些革命者,每个人物都有灼热的灵魂,他们真实、深刻、丰富的内心,他们勇毅坚韧的承担,他们坚守信仰、为国家和民族奉献的情怀,一定能和观众产生强烈共鸣。她说:“在时代的洪流中,他们每个人,就像一朵小小的浪花,都在倾注全力奔向大海,在风雨如磐的岁月为了光明呐喊奔走。这是最让我心动的地方,也是最打动观众的地方。”


翟永军

翟永军


翟永军:今年第75次送戏下乡

10月2日12:30,一辆载着涟水淮剧团演员的中巴车,和一辆被擦得锃亮的流动舞台车,一前一后,从淮安涟水县城驶往盐城建湖县安丰镇。

这是今年涟水县淮剧团第75次送戏下乡。中巴车上,团长翟永军带着戏妆,大声吆喝着,“老少爷们都来了,大家提起精神,准备好哈。”

另一头,在安丰镇文化广场上,村民三三两两赶来,“抢占”好位置,随着原汁原味又喜感十足的苏北乡土俚语响起,村民们欢声四起,掌声雷动……

演出节目除了安全生产题材小品《安全检查员》、移风易俗题材小品《出礼》,还有《芝麻官钻笆斗》《一只袖章》等刻画基层党员的小戏,“党员三部曲”首部作品《哎呦,我的憨哥哥》也列入涟水淮剧团国庆演出的计划。

《哎呦,我的憨哥哥》讲述的是苏北水乡螺螺村疫情防控领导小组副组长、一个叫王补丁的普通党员,在2020年疫情防控期间,“冷面讲原则”“贴钱暖村邻”“释疑帮冤家”“送儿去出征”等善行义举的故事。

“农民的故事,农民最爱看。”翟永军是农民出身,常年下基层演出,和村民、村干部打交道,而村民、村干部也成了他们创作的一线评委。“让群众说像不像,让村干部说真不真。”最近,翟永军发现周围返乡创业的年轻人多了起来,他把典型搜集起来,又开始琢磨起一个乡村振兴的新剧目。

“看在眼里,演在戏里”,是翟永军对剧团年轻人常说的一句话。《哎呦,我的憨哥哥》中,翟永军饰演50多岁的“憨哥哥”,内向木讷,佝偻着背,但做事极认真。疫情期间,他在风雪中巡逻,挺直了腰板,走得笃定而踏实。翟永军说,“憨哥哥”是他身边很多村干部原型的累积,“基层小年轻走路的姿态,村书记开大会讲话的神态,都很有意思,要学会观察琢磨。”

今年5月份开始,涟水淮剧团“送戏下乡”,剧团辗转涟水和盐城、连云港等地乡镇巡演。最热的时候,工人赤膊上阵搭建戏台,担心中暑,所有演员随身带着藿香正气水。演出结束后,翟永军还会拉着导演加练,凌晨两三点睡是常事。

连续5个月高负荷运转,翟永军却乐在其中,他很自豪,淮剧团已经成为涟水惠民演出的主力军,每年送戏下乡120场以上。

谈及往昔,翟永军最常说的是“珍惜”。十多年前,为了剧团生计,翟永军带着团里30多人去盐城、泰州一带乡村演出,住在村民家里,演员轮流做饭,自己带着被褥,有时候连煤气灶都要自己带。现在日子好起来了,翟永军更死心塌地守护着淮剧这一方舞台。

演出结束已近下午5点,流动舞台车载着淮剧团的演员们,行驶在乡间小路上。微风徐徐,空气里氤氲着泥土的香气,夕阳把舞台车的影子拉得忽短忽长。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薛颖旦 高利平 冯圆芳  陈 洁 吴雨阳 周 娴




热点
版权所有 江苏现代快报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20 xdkb.net corperation. 苏ICP备10080896号-6 广告热线:96060 本网法律顾问:江苏曹骏律师事务所曹骏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