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顶部
首页 > 热点 > 正文
勇当科技强国的钢铁脊梁


【践行总书记回信精神 深入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

千秋基业,人才为本。

“民族复兴迫切需要培养造就一大批德才兼备的人才。”2022年4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给北京科技大学老教授的回信中强调。

今年是北京科技大学(原北京钢铁学院)成立70周年,值此之际,15位北京科技大学老教授给习近平总书记写信,汇报学校70年来的发展情况,表达了为我国钢铁产业高质量发展培养更多高素质人才的坚定决心。

“培养更多听党话、跟党走、有理想、有本领、具有为国奉献钢筋铁骨的高素质人才,促进钢铁产业创新发展、绿色低碳发展,为铸就科技强国、制造强国的钢铁脊梁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习近平总书记对老教授,也对奋战在绿色低碳发展道路上的科研工作者提出了殷切期望。

铸就科技强国、制造强国,关键在科技、核心靠人才。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促进钢铁产业创新发展、绿色低碳发展,需要一代代科研工作者敢啃硬骨头、敢探深水区的钻研与付出。

矢志报国鉴丹心

“收到总书记的回信,我们备受鼓舞,这既是肯定也是鞭策,激励我们投身科研、培养更多高素质人才。”致信人之一的中国工程院院士胡正寰说。

1952年,胡正寰成为北京钢铁学院的第一批学生,也由此开启了自己与学校、与国家钢铁事业共发展的奋斗历程。70年,从青丝到华发,胡正寰一辈子投入在轴类零件轧制技术的研究、开发与产业化工作中,使我国成为世界上少数掌握这项高新技术的国家之一。

“工业是国民经济的脊梁。总书记字里行间充满对学校建校以来工作的认可,更体现出对包括我国钢铁工业在内的制造业的重视。”致信人之一的中国工程院院士蔡美峰感怀于心。从事岩石力学与采矿工程方向研究的蔡美峰,十分注重矿山开采的科学性,开发出了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地应力测量技术,提出了安全高效开采、矿山动力灾害预测与防控等技术。今年79岁的他,还坚守在推动绿色矿业建设与矿山生态修复治理工作一线。

勇攀高峰,矢志报国。胡正寰、蔡美峰等老教授们心系党和人民的事业、饱含对科学研究的热忱,为年轻一代科研工作者树立了榜样。“老教授们的科研成果和奉献精神是我们永远的珍贵财富。”北京科技大学冶金与生态工程学院党委书记张建良说。

长流程的高炉炼铁是钢铁制造过程中碳排放的主要来源。近年来,张建良带领团队改进传统高炉炼铁工艺,研究利用氢能代替焦炭等传统能源实现铁矿石还原的新工艺。氢冶金的实现与应用,将较大程度减少钢铁生产过程中的碳排放。

“实现全氢还原技术应用还面临一些难题,但我们会继续攻关克难,这不仅是对钢铁专业的初心传承,更是对总书记回信精神的贯彻践行!”张建良说。

绿色低碳谋发展

科技是国家强盛之基,创新是民族进步之魂。建设钢铁强国、制造强国,必须牵住科技创新这个“牛鼻子”。数据显示,目前国内整个钢铁行业碳排放量约占国内碳排放总量的15%,仅次于电力行业。

“实现‘双碳’目标任重道远,我们会牢记总书记的嘱托,不断突破、勇攀高峰。”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南大学教授姜涛说,钢铁低碳生产从原料就得要精,但我国钢铁精料长期存在优质品种少、能耗高、排放大、成本高等问题。

为此,姜涛和团队反复试验,创造设计出高料层均热烧结的理想料层结构,成功实现了以进口粗粒粉矿为主要原料的超高料层均热烧结,年节能1100万吨标煤、年减少二氧化碳排放2900万吨以上,显著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初秋时节,北京科技大学的校园里仍是满目绿意。在冶金生态楼,冶金与生态工程学院教授朱荣正在和学生讨论科研问题,“厚德立人、集智创新、鼎力实践”十二个字醒目地悬挂在办公室。

实现钢铁行业近零碳排放,是朱荣40年来投身于电弧炉炼钢的目标与使命。尽管业界一段时间曾对电弧炉炼钢关注度不高,但他却越走越坚定:“一般生产1吨钢,碳排放量接近2吨,而电弧炉炼1吨钢,碳排放仅有四五百公斤,甚至将来可降到一百公斤以下。”如今,朱荣带领团队研发的电弧炉炼钢复合吹炼技术、二氧化碳绿色洁净炼钢技术等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冶金科学技术特等奖等奖项,且正在规模化应用。

“我们要把论文写在祖国的钢铁生产线上。”中国工程院院士、东北大学教授王国栋深有感触地说,“总书记的回信对我们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殷切期望。”

被誉为“中国超级钢之父”的王国栋虽已步入耄耋之年,但他丝毫没有放慢紧跟数字化时代的脚步。“数字化(智能化)和低碳化是钢铁行业高质量发展必不可少的两个方面。”王国栋介绍,钢铁生产流程复杂,充满不确定性,“大数据+机器学习”为把握规律增加了可能。2019年开始,他领衔团队在原有研究的基础上,收集处理大量数据,建立起数字化高炉,使生产过程逐渐透明化并能得到实时反馈,提高产品质量,减少资源浪费,为绿色低碳发展提供了数字化支撑。

薪火相传育芬芳

科教兴邦,育国之栋梁。“作为一名人民教师要言传身教,以模范行动影响学生,让学生站在自己的肩膀上,去攀登一个接一个理论和实践的高峰!”蔡美峰讲述着自己的教育思想。

9月初,东北大学钢铁智能制造班迎来第二批学生。“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我们与未来技术学院合作,增设了人工智能、机器学习等方面的课程,着力培养智能制造方向的人才。”东北大学轧制技术及连轧自动化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袁国介绍,实验室开发出了以超级钢为代表的系列先进钢铁材料、全套知识产权的轧制过程工艺与自动控制系统,相关钢铁材料加工关键工艺核心技术打破国外技术垄断。

“我们将以总书记回信精神为指引,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充分发挥黄大年式教师团队精神,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冶金事业建设者。”中南大学冶金与环境学院院长闵小波说,他们开展“冶金+资源、环境、新能源材料、智能”等交叉牵引的人才培养创新模式,将科学家精神等元素融入专业课程,打造中南炽金文化品牌,开展科普在线直播、“问渠长廊”晨读、院士报告会等素质教育活动。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北京科技大学建校以来,为国家培养了26万多名科技人才。北京科技大学冶金与生态工程学院院长焦树强说,近年来,学院持续完善“冶金+”新工科人才培养体系,构建“课堂实践、社会实践、工程实践”相衔接的“钢铁实践”体系,每年组织学生深入企业一线开展科技咨询和技术服务,鼓励学生勇敢挑战“卡脖子”问题。

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回信精神,争做听党话、跟党走、有理想、有本领、具有为国奉献钢筋铁骨的高素质人才,正成为实现科技强国、制造强国道路上科研工作者的使命担当。他们弘扬科学家精神,推动我国科技事业发生历史性、整体性、格局性重大变化,为实现民族复兴中国梦凝聚起蓬勃能量。

(本报记者 杨桐彤 殷泽昊)


热点
版权所有 江苏现代快报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20 xdkb.net corperation. 苏ICP备10080896号-6 广告热线:96060 本网法律顾问:江苏曹骏律师事务所曹骏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