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务院印发《扎实稳住经济的一揽子政策措施》,推出稳经济六个方面33项“硬举措”。其中,对促消费进一步作出政策引导,强调要促进平台经济规范健康发展,稳定增加汽车、家电等大宗消费。
消费,一头连着民生,关系着千家万户的幸福感获得感;一头系着市场,是拉动经济的“主引擎”之一,具有持久驱动力。具体到生活场景,消费者的“购物车”里满满当当,供给端的货架上商品琳琅满目,这样的供需场景,才是市场期待的好氛围。只有供消“两旺”,中国经济的活力才会更加迸发。因此,让消费的“马车”欢快跑,是各地当前须臾答好的一张“经济卷”。
受疫情影响,国内货运受阻、物流不畅等“堵点”一定程度存在,一些领域出现短期需求不足、供给不够顺畅等问题,均从不同侧面困扰着消费“升温”。“堵点”也直接反映在回落的消费经济曲线上——4月份,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下降11.1%。当前,我国疫情呈现“稳中向好”的发展趋势,乘势而上恢复消费动力迫在眉睫。对此,一揽子消费政策要加速精准落地,有效点燃消费热情,激发市场活力,助推我国经济在正常的轨道上稳健运行。
以政策激发消费乐观情绪,撬动更大规模的消费。我国消费市场规模庞大,拥有4亿多中等收入群体。护航消费者的“购物车”,在任何时候不能松懈。各地各部门应多出实招快招,促进消费恢复平稳向好。提振信心的是,最近各地创新思路,促消费新政不断涌现。从启动消费季活动,到大规模发放消费券……针对消费的有效政策工具“放大招”,有力激发着人们的消费意愿。好政策关键在抓落实,要针对市场“堵点”、消费者“忧虑”、供给侧“难题”等,有针对性地开出促消费“药方”,促进对时下低沉的汽车类商品零售、餐饮、服务业等领域的关怀关切,以政策火候燃动消费新引擎。
用新供给创造新需求,不断拓展经济增长点增长极。消费是最终需求,不仅需要供给来牵引,还需要供给来创造。消费数据里深蕴着“潜力点”。尽管在疫情之下,一些传统领域、服务业受到抑制,但数字化、智能化等“高附加值”领域消费表现亮眼,呈现出“此消彼长”的特点。各地应增强市场嗅觉的“灵敏度”,有针对性地培育新消费新业态,加快线上线下消费有机融合,培育壮大智慧产品和服务等“智慧+”消费,深挖潜力点、打开发展面。要加大对受热捧的信息消费、绿色消费等方面的政策加持力度,在深藏潜力的广袤乡村中挖潜提效,加大帮扶力度,鼓励汽车、家电等大宗消费,多层面孕育供需“强磁场”。
稳岗复产增收“齐步走”,让市场主体活力充分迸发。人们敢消费、愿消费,关键要兜里有钱。反过来看,促进人们收入稳定,根本之要在于稳企业、稳市场主体,让人们有收入来源。因此,稳市场主体也是稳消费。让亿万市场主体倍感温暖的是,今年以来,我国新的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特困行业阶段性缓缴社保费等政策加快落地。大到政策信贷,小到水电气费、房租,都得到最大限度帮扶。解难纾困没有“休止符”。各地应根据企业面临的新困境,消费者呈现的新需求,有力有序推动扩需求优供给稳预期,持续释放消费内需,补齐供给短板,让消费的“马车”多拉快跑,跑出新气象。
时间迈进6月,我们已到奋斗阶段经济目标的关键时期,稳好经济大盘任务更加艰巨繁重。各地要以钉钉子精神抓好政策落地落实,以有力的举措、管用的实招,切实稳住二季度经济,努力使下半年发展有好的基础,始终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