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顶部
首页 > 热点 > 正文
e网相联,让中华文化触手可及

文化润民心,数字赢未来。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推进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的意见》,明确到“十四五”时期末,形成线上线下融合互动、立体覆盖的文化服务供给体系,到2035年,建成国家文化大数据体系,实现中华文化全景呈现、中华文化数字化成果全民共享。

凝神聚气,夯实文化自信基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根深叶茂,传承五千多年生生不息。无论是开天辟地的神化传说,还是气壮山河的历史故事,无论是浩如烟海的经史子集,还是灿若星河的诗词歌赋,无论是世代相传的民间习俗,还是因地制宜的中华美食,一脉相承的中华文化凝心聚力、化繁为简,支撑起连绵不绝的中华文明。置身网络时代,轻触指尖纵览人间万象,轻点鼠标跨越千山万水,10亿多中国网民对网络文化供给提出了更高要求,传播中华文化进而厚实文化自信也应顺势驶入“快车道”。推进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实施八项重点任务,无论是“建库”还是“成网”,无论是“搭台”还是“入网”……目的都是让中华文化各种载体“软硬兼施”“水乳交融”,让优质文化产品触手可及。

强筋壮骨,增强文化传承力量。无论是天人合一的宇宙观,还是协和万邦的国际观,无论是和而不同的社会观,还是人心和善的道德观,中华文化历久而弥坚,生机勃发、韧性十足。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铸魂补钙正当其时,强筋壮骨责无旁贷。文化润物无声,网络包罗万象。按照“两步走”的战略,把地理位置分散、承载载体不同、表现形式迥异的中华文化数字化,打通“任督二脉”,实现数据采集加工、交易分发、传输存储及数据治理标准化,功在当今、利在千秋,亿万网友的共同精神家园将更加丰富多彩,弘扬中华文化、延续中华文明必将行稳致远。

活血美颜,创新文化传播途径。内容决定形式,形式依赖于内容。“酒香也怕巷子深”,优秀中华传统文化需要网络的“放大镜”和“倍增器”;“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离开了中华文化搞网络文化建设就丢失了“灵魂”和“意境”。三星堆遗址和宋代古沉船“南海一号”等考古发掘全网关注,《唐宫夜宴》和传统节日“奇妙游”等节目惊艳网友,《典籍里的中国》和《经典咏流传》等节目极具网络热度……只要能“强体验”“增供给”,数字化文化消费市场前景广阔。用情用力讲好中国故事、真心实意弘扬中华文化的企业和个人,既能收获“口碑”也能收获“票房”。“转瞬之间”可见“上下五千年”,“方寸之间”可融“东西南北中”。物理分布、逻辑关联、快速链接……国家文化大数据体系的“硬核”功能引人入胜,更多优质文化产品令人期待。

文化兴则国运兴,文化强则民族强。推进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让中华文化搭乘网络时代的快车,进一步长志气、壮骨气、增底气,文化强国可期,民族复兴在望!(汤大磊)


热点
版权所有 江苏现代快报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20 xdkb.net corperation. 苏ICP备10080896号-6 广告热线:96060 本网法律顾问:江苏曹骏律师事务所曹骏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