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护人员在上海进行核酸采样。 浙江省人民医院供图
中新网杭州5月23日电(钱晨菲)22日,在结束了为期7天的隔离后,浙江省人民医院第二批援沪核酸采样队“零感染”圆满完成任务,107名队员平安归来。
4月23日,浙江省人民医院迅速响应浙江省卫生健康委的轮换指令,派出由该院党委委员、副院长涂建锋带队的第二批援沪核酸采样队,接棒前一批顺利完成任务的医疗队,奔赴上海、倾情守“沪”。队伍以“90后”为主要力量,占比达58.4%,其中年龄最小的队员只有22岁。队员们严格服从指挥,采取“快进快出、日进日出”的方式,每日往返于湖州驻地与上海之间。历时20多天,行程近万公里,相继奔赴上海闵行区、浦东区、虹口区、杨浦区,在430个社区,共搭建813个采样点位,完成了574547人次的核酸采集工作。
据悉,核酸采样队按照队长、车长、小组长和点位长四级管理体系,设立3位车长,12位小组长,同时设立院感专员、物资专员、健康专员、生活专员与宣传专员,重点把控核酸采样标准化,同时关注物资保障及后勤支持。
感控是重中之重。涂建锋说,“我每日巡查核酸采集的各个点位,监督落实各项感控措施,确保感控工作万无一失,回到驻地后定期召开感控总结讨论会。”
在队员们的集思广益下,核酸采样队还自创了核酸采集点“风向标”与“双人交替核酸采集模式”,在提高采样效率的同时,大大降低了感染风险。
“物资区是医疗队的第二战场,我们要不遗余力地发挥党员的带头作用,点对点保障队员的物资。”后勤物资保障专员林锡德到达驻地后第一时间投入到物资区的工作中。为实现防疫物资精准高效分配,林锡德组织物资保障队员开展物资区域化管理工作,并编写《物资管理“十对,十错”注意事项》。
据悉,在二十余日百里奔波的援沪战役里,后勤保障物资小组在每日任务结束后,根据队员的身高体型,配备相应型号及数量的防护穿戴包,以便第二天任务时队员能快速领取防护用品,上车穿戴。为保障突发情况下医疗队员的安全,物资组还专门给每一个核酸采样点预留了全套备用物资。生活专员杨晓波同组员全力对接协调上级餐饮负责部门,保障医疗队能及时、有序、无接触接收餐饮物资,尽心尽力打造暖心驻地。
作为队伍里唯一一位“00后”队员,张芸说,“我很自豪能够成为医疗队的一员,作为新时代的中国青年,要明确自己的使命与担当,在平凡岗位上奋斗奉献,在急难险重任务中冲锋在前。”
该院党委书记洪朝阳则表示,从援鄂至今,医院派出的医疗队大部分由青年人组成,说明这一代青年人是值得信赖的,也是经得起考验的。从他们身上看到了未来。
队员们的付出,也收获了上海居民的声声感谢中。杨浦区同济新村和闵行区飞碟苑的居民与志愿者们用别致的仪式欢迎“大白”;浦江区的居民高先生用一张张照片记录了队员们忙碌的身影,并表示,“虽然我看不到你们的面庞,可你们在抗疫战场上的一举一动都是最美的模样”;闵行区委、闵行区人民政府在感谢信中写道:“你们勇当‘逆行者’的最美身影,给了我们最多的感动,你们用实际行动生动诠释了‘浙沪一家亲’,这份深情厚谊闵行人民永远铭记心中。”
目前,浙江省人民医院仍有70余位医务人员坚守在上海。(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