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央网信办牵头开展“清朗·2022年算法综合治理”专项行动,将深入排查整改互联网企业平台算法安全问题,重点检查具有较强舆论属性或社会动员能力的大型网站、平台及产品,督促企业利用算法加大正能量传播、处置违法和不良信息、整治算法滥用乱象。
在用网过程中很多人有这样的经历,当我们浏览一些网页时,只要有一些倾向性的喜好,比如爱看户外活动的信息,就会有许多有关户外用品的广告不停地推送过来,到处都有算法推荐的影子。这种“压迫式”算法推荐在带来高效与便捷的同时,也出现了低俗劣质信息推送、大数据杀熟、诱导沉迷网络等乱象。这次中央网信办采取“亮剑”行动,目的就是要立起守法、依法、合法的规矩,斩断各种算法乱象的幕后“黑手”。
算法很重要,但必须讲规矩。算法推荐通过大数据将海量的网络信息进行合并分类,让信息获取方式变“大海捞针”为“定向报送”, 满足了人们对信息传播精准化、个性化、定制化的多元需求。毋庸置疑,算法推荐有效实现了网络用户与信息获取的快速精确匹配,既方便又高效,但随之而来的负面影响也不可回避,一些互联网平台的个性化推送存在“泛滥化、低俗化、诱导化”现象,尤其是一些算法推荐的不健康内容,很容易引发青少年沉迷网络问题,甚至是违法犯罪行为。算法的作用很重要,但算法的管理必须讲规矩,在这次专项清朗行动中,各部门、企业、行业组织和网民应结合实际进一步理清各自在算法安全治理中的权利、义务和责任,通过立规矩、抓整改、常纠治,努力形成安全规范的算法秩序。
算法不是算计,必须有底线。算法本身是一种技术手段,公平合理地应用算法能够提升信息获取效率,为网络用户提供广泛、精确的信息服务,倘若被“流量至上”“利润至上”所束缚,则会使算法有失公允,成为“算计”的工具。那么新形势下究竟需要什么样的“算法”,又该如何规范“算法”,以达到趋利避害、规范有序的目标呢?毫无疑问,各级互联网企业平台应始终绷紧遵规守纪这根弦,通过划红线的方法进行自我净化、自我约束、自我管控,在筑防线过程中守牢遵纪守法底线,有效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网络空间不是法外之地,算法亦是如此,不管什么时候,各级互联网企业平台要以开展此次专项行动为契机,接受社会监督、承担社会责任,在思想上划出红线、在行为上明确界限,让算法更合法。(江辉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