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顶部
首页 > 热点 > 正文
南京建设高标准农田 养好土地种好粮

高标准农田美景 段仁虎摄

高标准农田美景 段仁虎摄

南京高标准农田 段仁虎摄

南京高标准农田 段仁虎摄

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连日来,南京市各涉农区各部门积极行动,严守耕地红线,提高耕地质量,加快建设旱涝保收、高产稳产的高标准农田;积极清沟理墒,确保“旱能浇涝能排”;保护好耕地生态,让疲惫的土地“喘口气”,扎实推进耕地轮作休耕制度。一系列“藏粮于地”硬措施落到田间地头,让耕地提质成为沃土,为保障粮食安全打下坚实基础。

低产田“动手术”,年生产能力有望增长八成

2022年2月28日,在南京浦口区桥林街道高标准农田项目现场,记者看到,一畦畦新修的农田整齐划一,挖掘机、推土机在田间穿梭,新翻整的土地不断向远处延伸,硬化后的沟渠内流水潺潺,一条现代农业发展走廊已见雏形。“你看这一片片的,多壮观,以后种地可就更方便了。”看着“田成方、路成网、渠成行”,桥林街道种植户马涛喜不自胜,“虽然还没开始耕种,但心里有底了。”

“这是浦口区连片面积最大的一处高标准农田项目,共4248亩,目前已完成主体工程的90%以上。”南京浦口区农业农村局农田建设管理科科长顾志敏告诉记者,近年来,全区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对部分田间道路不通、沟渠不畅,以及得不到及时灌溉、排涝的低产田,制定“手术时间表”。

“所有地块中间都建设了3米宽的水泥路,使田间道路通达率达到100%,方便开展机械化生产。同时对所有泵站铺设地埋电缆,方便节水灌溉。”桥林街道农业服务中心主任陈伟表示,2022年6月,该项目将进入水稻种植阶段,未来将实行稻麦油轮作,预计粮食作物年生产能力可达441.8万公斤,与项目实施前相比,增长率超80%。

清沟理墒,确保“旱能浇涝能排”

近日,南京栖霞区龙潭街道大棚村种植大户孙应白忙得不亦乐乎。早上6点多,空气中还有一丝寒气,吃过早饭的孙应白骑着白色小轮车出现在田埂边,地里的冬小麦进入返青拔节期,高度已没过脚踝,微风吹过带起阵阵绿意,看得孙应白心里十分欢喜。

每走几步路,孙应白就要弯腰看看,“现在天气渐渐暖起来了,我们就忙喽!”孙应白声音洪亮有力,浑身充满干劲。他说,自己在村里承包了320亩良田种植稻麦,每年这个时候,他都要准备除草剂、增长剂等用来治理麦田里的杂草,又要挑选优质的水稻育苗,为下一轮水稻种植做好充足准备。

当前,正值小麦田间管理的黄金时期。“都说‘尺麦怕寸水’,这个时候,墒沟不清的话,田间积水会严重阻碍根系发育,必须要清沟理墒,确保雨停田干。”说话间,孙应白用双手将出水沟处的泥土扒开,确保田间排水通畅。

空闲时间,孙应白还与村里的其他几个大户合计着,一起去承包土地。“别看我快70岁了,可身体好着呢!”提起种地,孙应白满身的劲儿。

稻油轮作,养好土地种好粮

2022年2月28日,春风和煦,南京江宁区淳化街道西城社区种植大户崔来顺来到自家的130亩油菜地,查看油菜生长情况。今年50多岁的他弯腰蹲在地头,两手剥开一棵油菜菜心,只见中间长出一根细细的菜薹,十几个细小的花骨朵密密匝匝簇拥在菜薹顶端。“只要气温持续上升,这些菜薹很快就会长高、开花。”崔来顺说。

这是多年来崔来顺首次增加稻油轮作种植面积。他认为,良田种粮食才是正经,种油料作物可惜了,因此他家360亩土地过去一直是一麦一稻轮流种植。

然而,最近两年,崔来顺发现,他家水稻产量并没有像周边地块一样连年上涨。他坐不住了,特意向淳化街道农服中心农艺师王志强请教。王志强告诉他,只采用稻麦轮作种植方式可能导致耕地得不到“喘息”,导致地力不足,建议换一换稻油轮作新方式。

“油菜一季生长所需要的总体肥料比小麦约少三成,更利于地力修复,进而提高优质水稻供给。”王志强介绍,在稻油轮作、稻麦轮作科学种植方式指导下,淳化土桥大米去年亩产量达813公斤,创历史新高。

从王志强那里“取经”后,崔来顺将130亩农田用来种油菜。“种田也要讲科学,既要种庄稼也要养土地。”他说,他对下半年种水稻信心满满。


热点
版权所有 江苏现代快报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20 xdkb.net corperation. 苏ICP备10080896号-6 广告热线:96060 本网法律顾问:江苏曹骏律师事务所曹骏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