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顶部
首页 > 热点 > 正文
苏企开启“北交所时刻” 苏州助力更多企业上“赛道”

昨天,北京证券交易所正式鸣钟开市,资本市场又一次迎来重要的历史时刻,优质中小企业由此打开了通往资本市场的新通道—— 

2021年是苏州企业在资本市场收获颇丰的一年。相比新增上市企业21家、29家的2019年和2020年,到10月底,今年苏州已新增上市企业34家,提前两个月锁定单年新增上市数量历史新高纪录。



记录很快因为北京证券交易所的到来而刷新。昨天,全国有81家优质中小企业首批上市,苏州占据其中四席,数量与广州并列全国第二,仅次于北京。至此,今年苏州新增上市企业的总数达到38家。

优质创新中小企业获“新赛道”

中小企业是数量最大也最具有创新活力的企业群体,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力军,也是推动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深化新三板改革,设立北京证券交易所,是实施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持续培育发展新动能的重要举措,也是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的重要内容,对于更好发挥资本市场功能作用、促进科技与资本融合、支持中小企业创新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以苏州首批在北交所上市的四家企业为例,同享科技、旭杰科技、苏轴股份于2020年7月27日首批跻身精选层,现平移至北交所上市。禾昌聚合则11月9日刚刚登陆原新三板精选层,赶上了“头班车”。这些企业虽然业务各有不同,却都拥有自己的科技创新亮点。

其中,苏轴股份前身为苏州轴承厂,是苏州市民熟悉的老牌企业,近60年来专注于滚针轴承细分领域,牢牢占据龙头地位,近三年在轴承行业滚针轴承企业中产量排名均为第一。在细分领域里做到最强算得上是苏轴股份的“上市秘诀”。作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省级专精特新企业,截至今年6月,这家“老字号”企业已拥有专利38项,其中发明专利7项。旭杰科技是以研发设计为驱动的装配式建筑全产业链企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省建筑产业现代化创新联盟会员单位的“身份牌”彰显出这家企业的科技实力,目前拥有专利共89项,11个项目获“鲁班奖”。同享科技是一家专注于高性能光伏焊带研发、生产、销售的高新技术企业,十多年来,随着光伏行业的高速发展,企业生产规模也迅速扩大,目前在光伏焊带行业全球排名第二,市场占有率达10%。至6月底,同享科技共有53项知识产权,其中发明专利2项,实用新型专利38项。禾昌聚合是从事改性塑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目前拥有授权专利55项,其中发明专利9项,实用新型专利46项,另有软件著作权5项。

“北交所的设立,推动健全了资本市场服务中小企业创新发展的全链条制度体系,打造的是符合中国国情、有效服务优质中小企业的资本市场专业化发展平台。”记者在市地方金融监管局了解到,此前,苏州在新三板挂牌企业数位列全国第四,存量挂牌企业就有276家,这些企业涉及金融、物流、环保、新材料等,不少具备进一步发展壮大、进而在北交所登陆的实力。与此同时,苏州全市已累计拥有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49家,江苏省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76家,均位列全省第一。优质企业的充足储备,为上市对接创造出充分空间。

多层次资本市场“苏州板块”异军突起

截至2021年11月15日,苏州已拥有172家境内A股上市企业,数量位居全国第五。从1993年苏州首只境内A股股票发行上市,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的不断完善,贯穿了苏州企业近30年的上市征途。

从主板、中小板、创业板,到科创板,从上交所、深交所到北交所,苏州抓住了多层次资本市场发展的良好机遇。具体分析172家境内A股上市的苏州企业可以看到,目前42家企业在上交所主板上市,占比24%,36家企业在上交所科创板上市,占比21%,44家企业在深交所主板上市,占比26%,46家企业在深交所创业板上市,占比27%,北交所企业4家,占比2%。来自市地方金融监管局的数据显示,苏州上市企业分布特征与苏州的产业结构高度吻合,体现为“三个75%”,即制造业企业、高新技术企业、民营企业占比各约75%。

资本市场与产业对接互动,首先可以从上市企业资金募集的数据中把握一二。2020年全年,苏州企业通过IPO募集资金269亿元,通过资本市场再融资354亿元,通过交易所发行公司债券融资510亿元。

其次,企业的壮大发展也是很好的印证。“十三五”以来,我市前瞻布局了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纳米技术、人工智能等一批先导产业,四大先导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21.8%,与当前资本市场改革侧重扶持的行业导向相一致。科沃斯、东方盛虹、信达生物、亨通光电、金螳螂、好孩子、华兴源创等一批苏州企业通过资本市场实现做优做强,完善产业链布局,实现关键技术自主化,无论是产品、研发都有独到之处,成为细分行业的龙头企业、“隐形冠军”。目前苏州共有信达生物等26家境内外上市企业布局于生物和大健康产业。“过去,新三板是中小企业利用资本市场融资的重要舞台,也是规范和孕育上市企业的重要土壤,此次北交所开市对中小企业借助资本市场力量实现高质量发展、对苏州培育形成多层次优质企业发展梯队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市地方金融监管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此前,新三板是一个上市企业“蓄水池”,伴随着北交所的开市,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的“入市”道路变得更为通畅。不同类型、不同发展阶段的企业可以对标多层次资本市场,找准发展方向。

苏州服务助力更多企业上“赛道”

“力争到2025年,境内外上市公司超过300家、千亿市值上市公司总数超过5家”,这是苏州金融业十四五规划的重要目标之一。如何实现目标?除了资本市场改革的历史机遇、苏州经济优质的大环境、苏州企业稳步提升的上市意识外,关键就在精准的靠前服务上。从有效工作机制的确立,到不断充实的后备梯队,从针对性的培育服务,到持续推出的扶持政策,在每一次上市钟声响起的高光时刻之前,一系列的靠前服务已经扎实展开。

像此次北交所设立,苏州针对境内资本市场已形成上海、深圳、北京三大证券交易所鼎立的新格局,明确了北交所上市企业可参照在境内外主要资本市场实现IPO上市予以奖励,从而降低企业上市融资成本,充分调动中小企业上市热情。

为帮助更多中小企业熟悉政策、站上风口,苏州及时开展了全方位的资本市场培育服务。第一时间对接江苏证监局、省工信厅、省财政厅等部门,承办省内首场专题培育活动。各地金融局(办)联合全国股转系统、券商、律所等专业机构开展形式多样的培训及宣传,形成了比上市、想上市、争上市的良好氛围。据统计,9月以来全市各地共组织10余场培训,累计为700余家次企业提供资本市场培育服务,其中包含122家次市级以上专精特新企业。

金融监管部门还会同工信部门,梳理全市“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新三板挂牌企业中符合北交所上市条件的企业情况,组织各地金融局(办)走访、摸排、动员符合条件企业积极申报。截至11月初,排摸得到近40家企业有意向赴北交所上市,并已初步确定了保荐券商。同时,积极协调帮助企业解决好上市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努力争取各方支持,推动更多企业尽快实现上市。



昨天,伴随着4家企业的上市钟声敲响,“全国股转系统北京证券交易所江苏服务基地”也正式揭牌。以此为桥梁和纽带,苏州在持续强化与全国股转系统、北京证券交易所的合作,依托基地进一步扩大对我市中小企业服务作用,辐射江苏省乃至整个长三角地区,提升服务区域实体经济水平方面大有可为。

按照“挂牌一批、申报一批、辅导一批、重点培育一批、组建储备一批”的工作思路,上市后备资源的挖掘、培育和储备工作一直是苏州上市工作的重点。在靠前一步挖掘“金种子”后备企业,当好种子期、培育期、冲刺期企业的“参谋长”“辅导员”“护航者”的同时,近年来,苏州在加强资本市场最新改革政策的跟踪和研究基础上,结合开放再出发系列政策,整合出台了《促进企业利用资本市场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苏州市科创板上市企业培育计划》等政策,从完善工作机制、优化培育环境、加大政策扶持、鼓励上市企业做强做优、加强监管和风险防处以及其他事项等方面,进一步优化政策环境,推动企业上市再攀新高。“栽好梧桐树,引得凤凰来。伴随着资本市场体系的不断完善,会有越来越多的苏州企业开启上市梦想,征战新市场、打开新空间。”市地方金融监管局相关负责人这样说。(苏报记者 杨帆/文 濮建明/摄)


热点
版权所有 江苏现代快报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20 xdkb.net corperation. 苏ICP备10080896号-6 广告热线:96060 本网法律顾问:江苏曹骏律师事务所曹骏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