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讯(通讯员 程诚 思思 陈呈 锋明)12月23日,盐城500千伏鹤栖(射阳)变电站新建工程成功投运,标志着目前国内最大规模的海上风电并网输电工程——江苏沿海二通道实现全线畅通。至此,在“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收官季,这条在苏北、苏南之间搭建起的新能源消纳输送“高速公路”正式全面“通车”,对进一步优化江苏新能源产业结构及践行“双碳”目标和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的电力保供工作提供关键支撑。
500千伏鹤栖变电站位于江苏省盐城市射阳县射阳港经济开发区,占地总面积59.49亩,总投资约30亿元。本期建设1台1000兆伏安主变,500千伏出线4回。该站是盐城第8座、江苏第72座500千伏变电站,是江苏沿海二通道的收尾工程。
2020年9月,中国向联合国大会作出了“2030年前碳达峰、2060年前碳中和”的重要承诺。实现“双碳”目标,发展光伏、风电等清洁能源替代是必由之路。江苏拥有丰富的滩涂资源和海上风能资源。近年来,江苏海上风电发展迅猛,主要集中在盐城、南通等东部沿海地区,是国内最大的海上风电基地——“海上三峡”的主战场。至目前,江苏全省海上风电规模达到1000万千瓦。新能源规模出现大幅跃升。其中盐城作为江苏唯一的地市级高比例新能源运行示范区,新能源产业发展迅猛,全市新能源装机容量已突破1000万千瓦,十四五期间将突破2000万千瓦。针对海上风力发电发展迅猛的特点,国网江苏电力主要从服务海上风电接入、送出、消纳三个层面打造“海上三峡”风电接网消纳示范,规划建设了沿海二通道,为江苏‘十四五’期间新能源消纳打下了基础。
沿海二通道工程是江苏沿海新能源消纳的咽喉要道,沿海风电汇集送出主要由沿海二通道承担。该工程总投资约30亿元,除了这座500千伏鹤栖变电站,还包括此前投运的南通骥能和盐城鹿乡500千伏变电站及三条500千伏双回输电线路,线路途径两市六县(市、区),北至盐城射阳,南至南通如东,构成了江苏沿海全长2×350公里的“三变三线”清洁能源“大动脉”。二通道工程投运后,可为华能射阳H1、中广核射阳H5、龙源大丰H4等11个共290万千瓦的盐城海上风电项目提供可靠“上岸”通道,有效缓解海上风电并网送出矛盾。将为江苏新能源消纳和负荷调配提供‘绿色通道’,成为长三角地区“北电南送”和西北部清洁能源入苏、入沪的另一条主要通道。与前期投运的江苏电网东二通道、西三通道形成合力,打通新能源输送新路径,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提供绿色动能,更好地助力江苏绿色低碳发展。该通道的建成可提高海上风电送出能力约570万千瓦(相当于570万台1匹空调同时开启所需的供电容量,大约是南京市2021年夏天最高用电负荷的一半。)。据测算,每年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2991万吨,减少氮氧化物、二氧化硫等污染物排放13.5万吨,预计每年可向长三角地区多输送绿色清洁能源300亿千瓦时,拉动上下游产业产值累计达200亿元,支撑地区国民生产总值2750亿元,将有力助推长三角一体化建设,高效服务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发展格局。
根据沿海气候特点,为避免室外设备锈蚀加剧,国网江苏电力在本工程三个变电站首次使用先进的500千伏户内GIS技术,这项技术同时具有体积小、运输便捷的特点,还可以极大的减少运输的负担,有效降低因多次大规模运输产生的碳排放。据了解,三个变电站均建有包括分布式光伏和充电桩在内的综合能源站,这也是江苏电网首批在500千伏变电站内建成的综合能源站。在不改变原始设计方案、不扩大征地范围的条件下,充分利用站内共1.84万平方米的屋顶资源,安装分布式光伏系统,容量达1552千瓦。据测算,光伏发电直接并网,年发电量将达到169万千瓦时,年平均收益约65.6万元,预计每年可减少标煤消耗525吨,减排二氧化碳1418吨,相当于造林面积1421亩。
- 专题
- 2021-12-24 15:53:18
- 专题
- 2021-12-24 08:25:00
- 专题
- 2021-12-23 11:07:44
- 专题
- 2021-12-23 10:3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