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顶部
盐城:竞逐新赛道,绿色转型作示范

现代快报讯(通讯员 盐轩)荣获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称号;空气质量连续多年全省最优、全国前列;市区建成区全面消除黑臭水体,创成全国水生态文明城市、国家节水型城市;全市林木覆盖率25.1%,成为国家森林城市、全国绿化模范城市;成为长三角地区首个千万千瓦新能源发电城市……一幅以生态为底、绿色为径的幸福美丽画卷正在盐城生动铺展。



近年来,盐城守护独特生态资源,在“双碳”目标下竞逐新赛道,深入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着力打造“两山”理论实践典范,为全球生态治理和美丽中国、美丽江苏建设贡献盐城智慧。


湿地之美走向世界



黄海湿地,海风和潮水交替作画,“滩涂丹青”让人惊艳;海风吹动,苇荡作响,万鸟翔集,结伴的麋鹿在滩涂上奔跑……以世界自然遗产地为代表的好生态,已成为盐城最具特色的城市名片和文旅IP。

盐城拥有太平洋西岸和亚洲大陆边缘面积最大、生态保护最好的77万公顷海岸型湿地,是全球9条鸟类迁徙通道之一“东亚—澳大利西亚迁飞区”的重要补给站,每年有数百万只鸟选择在这里停歇、繁殖或越冬,其中32种鸟类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的濒危物种红皮书,是丹顶鹤全球最大的越冬地,全球麋鹿最大的基因库。目前,全市受保护湿地保护率54%,受保护面积达41.5万公顷,初步构建了完善的湿地保护体系。

作为世界自然遗产地,盐城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持资源保护优先和污染治理两手发力,统筹遗产地及其周边地区的生态保护、环境治理、资源利用和文化宣传,不断提升湿地生态修复、生物多样性维护、候鸟迁移路线保护等国际合作水平……在探寻滨海湿地保护与高质量发展最优路径过程中,正书写着愈发精彩的盐城答卷。



日前,东台条子泥入选全国首批美丽海湾优秀案例。被称为“720高地”的条子泥720亩高潮位候鸟栖息地,是国内第一块固定高潮位候鸟栖息地,也是盐城落实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理念、开展生态修复的代表。

2021年,盐城将“NbS”写入市党代会报告,明确提出要“实施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切实强化山水林田湖草协同治理”。盐城“以恢复鸟类栖息地为目标的基于自然解决方案——盐城黄海湿地遗产地生态修复案例”入选“生物多样性100+全球特别推荐案例”。

“生态”如何破界跨界闯世界?加快绿色转型,做足“海”的文章;坚持生态文明破题,以生态合作引领开放发展……以独特的湿地之美,盐城正从沿海走向世界。

自2017年起,盐城连续五届举办黄(渤)海滨海湿地研讨会。这个国际交流平台推动建立了东亚-澳大利西亚迁飞路线城市联盟,促使沿线国家、地区和众多国际环保组织在加强湿地保育与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形成共识。今年1月,由自然资源部和江苏省人民政府主办的全球滨海论坛在盐城举行,搭建了推动全球生态治理的交流平台,形成了一系列滨海保护的全球共识。


厚植绿色生态家底



厚植绿色家底,铺染发展底色。2021年全市净增造林1.65万亩,退化林修复低产林改造更新造林面积1.35万亩,抚育森7.6万亩,培育珍贵用材树种103万株,建成省级绿美村庄71个,全面和超额完成年初确定的任务目标,净增造林占年度目标的165%。

碧水绕城,人水和谐。近年来,盐城市委、市政府开展“三河”(串场河、新洋港〈蟒蛇河〉和通榆河)全域整治,重点实施岸线整治、河道疏浚清淤、房屋征收、景观建设、特色农业建设等项目,美丽“三河”水清岸绿景美场景逐步显现。项目总投资265.3亿元,累计完成投资245.8亿元;2021年计划投资73.5亿元,实际完成投资104.4亿元。

保卫碧水蓝天,守护绿地净土。盐城坚持把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坚持问题导向,扎实推进源头治理,加快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生态环境治理从“治标”迈向“治本”。

2021年,全市空气优良天数比例87.4%,PM2.5年均浓度28微克/立方米,空气质量全省最优、全国前列。水环境质量继续保持全省第一方阵,51个省考以上断面Ⅲ类水质比例为94.1%,高于省定目标7.8个百分点。在生物多样性公约大会(COP15)设立的生态文明论坛上,盐城获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称号。

拥有长三角最为优越的自然生态、最具规模的绿色产业、最富潜力的碳汇空间,盐城努力把生态资源转化为支撑盐城绿色发展的金山银山,逐步构建新能源全产业链生态体系,不断提升产业转型发展的“含绿量”。

2021年,盐城全市新能源累计发电量243.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6%,占江苏新能源发电量比重达32.6%,占全市全社会用电量59.3%。盐城为长三角地区首个千万千瓦新能源发电城市,为江苏能源结构和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作出了突出贡献。

新能源产业跑出了“盐城速度”。目前,该市已拥有100多家新能源产业规上企业,形成东台、大丰、射阳、阜宁、盐城经济技术开发区五大新能源重点板块,构建基本覆盖资源开发、装备制造、科创研发、配套运维等全产业链生态体系。


  生态红利全民共享



后申遗时代,去条子泥观鸟,“滩”玩,看日出;到黄海森林公园骑行,度假,“森”呼吸;赏鹤舞鹿鸣、看勺嘴鹬卖萌等黄海湿地特色旅游备受游客追捧,成为世遗品牌效应加速转化的生动写照。

守住绿水青山之“根”,打开金山银山之“门”。当美丽生态与科学发展的理念激情碰撞,盐城正迎来着生态与经济融合发展的乘法效应。2021年,世遗产品游客接待量占比超40%,同比增加32%,“全景世遗”逐步显现。 

“生态+”旅游、康养等业态蓬勃兴起,新增4A级以上旅游景区9家,金沙湖获评全省首批生态样板河湖,九龙口、大纵湖创成国家湿地公园,大洋湾创成国家城市湿地公园,大丰创成国家级全域旅游示范区。东台条子泥全年累计接待游客近百万人次,吸引了全球众多游客的目光;黄海森林公园美居酒店、鹤里渔乡民宿等一批特色项目依次开放;斗龙港旅游度假区科学规划“旅游+康养+产业”布局,创建为省级旅游度假区。

以丹顶鹤、麋鹿、勺嘴鹬为原型打造的“黄海湿地 吉祥三宝”城市IP形象热度不断攀升,通过卡通艺术的形式,以更亲切的姿态紧贴大众生活,成为盐城世界自然遗产地保护和文化旅游的宣传员和代言人。近日,“吉祥三宝助力冬奥”微信表情包及周边文创产品爆火出圈,刷屏朋友圈及其他社交平台,有效提升了盐城文旅的影响力和美誉度。

渔旅融合,养海护海。东台弶港镇巴斗村入列。申遗成功后,大批候鸟群聚湿地,昔日的小渔村也火了起来。兴办渔家乐、民宿、旅游度假区等,让东台弶港镇巴斗村成为生态文化村,优美和谐的自然环境持续向当地群众释放着“生态红利”。巴斗村获“世界自然遗产保护与社区协同发展实践基地”,入列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生态文化村。

向海而生,因生态兴,未来已来。盐城,正在将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转化为发展优势,给人民提供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坚持把推进绿色低碳发展作为鲜明标识,盐城高质量发展之路愈发清晰。


相关推荐
热点
版权所有 江苏现代快报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20 xdkb.net corperation. 苏ICP备10080896号-6 广告热线:96060 本网法律顾问:江苏曹骏律师事务所曹骏律师